打开微信扫一扫
近几年以来,金融诈骗犯罪所涉及的金额增多、触及的领域扩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不仅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损失,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整理金融诈骗中的五个经典案例,让大家识破金融诈骗套路,防患于未然。
骗术1:“引诱兼职刷单”诈骗
真实案例:2019年9月,在广西某高校学生被以“京东兼职刷单”为由诈骗12500元。受害人在QQ上收到兼职刷单的信息,并且加入对方邀请的QQ群,并且通过“导师”指导刷单,对方要求受害人完成10单任务,才能返利,并且继续引诱受害人持续进行刷单支付。完成后,发送虚假转账截图,受害人等到第二天并未收到钱款,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恶意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所有自称可以刷单赚钱的行为均属诈骗行为,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大学生警惕网络上各种招聘信息的骗局,不要被小利益所诱惑,陷入连环骗局。
骗术2:“冒充熟人”诈骗
真实案例:2020年1月11日,家住长宁县长宁镇的李先生被骗人民币2000元。2020年1月10日,李先生QQ软件上的好友账号被盗,该账号向L先生发来消息称需要借款2000元,且该账号发来经过改动的中国银行到账截图,李先生随后使用扫描二维码方式转账了2000元给对方,事后得知被骗。
警方提醒:凡是涉及汇款、借款等问题时,一定要谨慎对待,及时与其本人电话联系确认身份,避免受骗。
骗术3:“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真实案例:近日,家住烟台开发区的孙女士接到自称淘宝客服打来的电话,称之前在网上购买的小孩衣服质量有问题,并承诺为孙女士退款。孙女士听到对方能完整说出自己的订单信息就对其深信不疑,将对方添加为支付宝好友后,对方立刻给孙女士发来了“退款”链接,退款心切的孙女士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了个人信息和自己收到的手机验证码,认为很快能拿到退款的孙女士没有等到退款,等到的却是骗子先后四次转走她银行卡中1300元的扣款短信,孙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接到“退款”“返钱”一类的电话不可轻信,应第一时间通过网购平台联系商家进行核实,如的确属实,务必通过网购平台正规渠道进行退款。
骗术4:“购买游戏装备”诈骗
真实案例:2020年2月9日,家住长宁县双河镇的某先生被骗7200元。2020年2月9日,某先生被人以购买游戏装备要求其支付资金进行解冻所销售的游戏装备款为由诈骗7200元。某先生先后通过微信二维码收款、微信转账等方式支付资金。
警方提醒:要通过游戏官方充值渠道进行游戏充值,非官方的网游充值优惠渠道大多是骗子。不直接支付、转账进行交易。如需要购买游戏装备、道具、解封账号等,玩家们可至游戏官方经营、或者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
骗术5:“杀猪盘”骗局
真实案例:2018年,高新区居民陈某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添加王某为好友,一年多以来,王某对陈某嘘寒问暖,非常关心。在赢取了陈某的情感信任后,王某以合伙投资经营开发工程为名,骗取了陈某现金40余万元。陈某察觉到异常后,随即前往高新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警方已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警方提醒:网恋需谨慎,要验证真实身份、不要轻易投入感情,需要投入资金的时候更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