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3000+
  • 产品3000+
  • 服务3000+
  • 厂商3000+
  • 用户3000+
  • 数字化疑难问题
    大家一起去解决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登录查询教育数字化知识信息

点击刷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海贝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资讯

共计45735条
首页 资讯 “基于文化线路视角的浙东唐诗之路遗产活化研究”成果简介

“基于文化线路视角的浙东唐诗之路遗产活化研究”成果简介

课题信息

2020年浙江省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负责人:张光明

主持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本研究提出“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诗歌型文化线路”,为“遗产属性”的文化线路增加了一个新的认知维度,又为以“社会属性”作为纽带的文化线路延展了一类新的价值载体,如何通过诗歌所展现的“境”和“情”,全面理解和阐释此类跨越时空地域、载体复合多元的诗歌文化线路的资源构成、价值与特征认知;如何让“情境交融”,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使其活化,成为带动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纽带,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期以来都以诗歌作为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课题研究挖掘、整理了451 位唐代诗人在浙东地区创作的1593首诗歌中的行迹、人物、地点、景物等诗词文本信息,将所有文本信息在GIS空间落位的基础上,判别出浙东唐诗之路的整体线路,从自然山水景观、佛道文化景观、名人文化景观、民间文化景观四个层面,分析和总结了唐诗之路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Gephi工具展现了“诗人—人”和“诗人—景物”之间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从数理统计逻辑角度阐释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四个成因和两大特征,同时与当地文物部门配合,进行数据比对、筛查和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浙东唐诗之路时空大数据库,使得文献舆图数据、现场调研数据和地理时空数据保持一致,这项工作为进一步制定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成果之一





《浙东唐诗之路: 一条诗歌型文化线路》

《光明日报》2021年4月25日12版

(文化记忆)







图片


THE MEANING OF LIFE

本文先后被《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之江策》《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新闻网》《观察中国》《中国经济网》《中国理论网》《中国作家网》《浙江新闻网》《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在线》《新浪财经客户端》《文旅头条》等国家和地方媒体转载。


成果之二





浙东唐诗之路如何保护与活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1月22日11版(世界遗产)






图片


THE MEANING OF LIFE

本文先后被《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学习强国:之江策》《中国新闻网》《凤凰网》《中华网》《央广网》《中国旅游新闻网》《民主与法制网》《浙江新闻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官网》《中国文化报道》《国学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新闻》《浙江文物网》等数十家国家和地方媒体转载。




海贝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微信公众号

咨询顾问

Copyright@2024 EduDigital123.COM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001 京ICP备20240426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