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2023年5月19日上午,机关党委第十八支部联合管理学院党总支参观了连云港赣榆区抗日山烈士陵园。抗日山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1941—1944年间,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以及滨海军区的广大军民四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塔,抗日山由此得名。
面对抗日山上1486座烈士坟墓、1626余位烈士的忠骨,3576位烈士的英名,同志们缅怀哀悼;在汉斯·希伯纪念碑与金野博纪念碑前,同志们被他们散发的国际主义光辉深深感染;但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给同志们带来最大震撼的是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座落在陵园的第三坡段,冢高8.4米,冢前立有三联碑,埋葬着小沙东海战中烈士的忠魂。1943年3月17日,新四军三师团以上干部一行51人,从苏北盐阜区乘船出发,计划到赣榆县柘汪口登陆,然后从陆路赴延安学习。船行至赣榆县小沙村东部海面,与日寇巡逻艇相遇,发生战斗。装备上两军差距悬殊,敌人驾的是烧煤油的铁甲舰,我军用的是等风来的木帆船,敌人有重机枪,我军只有一支步枪、多把驳壳枪和手榴弹。虽然我军不畏强敌,敢于拼搏,战术得当,利用伪装突然袭击,在初期打退了敌军,但战斗后期敌人利用装备优势仍然造成了我方的惨重损失,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16名干部光荣殉国。
日本的巡逻艇即便在当时也不是什么先进装备,但仍然对完全处于农业时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虽然新四军指战员们最大限度发挥了人的能动性,却依旧遭受重创。技术的代差让抗日军民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
在抗日战争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无数英勇的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壮丽的篇章。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是支部里每一位同志的共识。同时,这些惨痛的教训让同志们 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和装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善于创新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在当今社会,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各个领域,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信息化大潮之下,面对西方对我国的重重围堵,我们机关党委第十八支部作为信息化处的战斗堡垒,更应该积极学习和掌握前沿技术,注重创新,不断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此次的抗日山之行激发了支部的凝聚力,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