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拒绝
“挖矿”行为维护校园安全
什么是虚拟货币
“挖矿” ?
虚拟货币
“挖矿”就是通过专用的“矿机”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其实质就相当于虚拟货币系统出了一道数学题,谁的矿机最先计算出正确答案,谁就能获得对应的虚拟货币奖励, 比如比特币、以太坊、门罗币等。这个过程需要计算机不断进行计算,计算机计算速度越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电量,现在已
延伸
到了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甚至手机、路由器等具有算力的电子设备进行
“挖矿”。
“挖矿”行为的危害
“挖矿”会大量消耗电力资源,增加碳排放量,不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不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扰乱金融秩序,诱发金融风险,滋生电信诈骗、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
虚拟货币
“挖矿”违规吗?
2021
年
5
月,国务院会议要求
“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9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文件《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挖矿”活动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文件《关于进一 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11
月,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
组织召开虚拟货币
“挖矿”治理专题视频会议,要求各省区市要坚决贯彻落实好虚拟货币“挖矿”整治工作,全面对本地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进行清理整治。
拒绝主动
“挖矿”,防范被动“挖矿”
主动
“挖矿”顾名思义,以任何形式主动参与“挖矿 活动的行为;
被动
“挖矿” 多数是由于上网终端感染“挖矿”病毒,导致被动参与“挖矿”活动。
在学校范围内,任何
“挖矿”行为都是被教育部禁止的,主动“挖矿”、被动“挖矿”都是违规行为。全校学生、教职工应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规范上网行为,不要以任何形式参与主动 “挖矿” !对个人上网终端、办公科研主机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防范上网终端感染病毒而产生被动“挖矿”行为。
如何防范
“挖矿”病毒
一、排查方法
挖矿病毒被植入主机后,利用主机的运算力进行挖矿,主要 体现在 CPU 使用率高达 90% ,有大量对外进行网络连接的 日志记录。
二、处置方法
一旦发现主机或服务器存在上述现象,则极有可能已经感染了挖矿病毒。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删除病毒:
(一)
Windows
系统
1
、
对恶意程序进行清除操作,由于挖矿木马具有很强存活能力,不建议手工查杀,建议使用杀毒软件,对主机进行全盘扫描和查杀,如无法清除的建议重新安装系统及应用;
2
、
在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访问端口号或服务,重启再测试是否还会有可疑进程存在;
3
、
建议系统登录设置强密码
(
8
位以上,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字符的组合)。
(二)
Linux/Mac
系统
1
、
通过安装防病毒软件,对主机进行全盘扫描和查杀,如无
法清除的建议重新安装系统及应用;
2
、
如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可参照以下说明进行排查:
1)
排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资源使用率(内存、
CPU
等)、启动项、
进程、计划任务等,使用相关系统命令(如
netstat)
查看是否存在不正常的网络连接,
top
检查可疑进程,
pkill
杀死进程,如果进程还能存在,说明一定有定时任务或守护进程(开机启动),检查
/var/spool/cron/root
和
/etc/crontab
和
/etc/rc.local
。
2)
查找可疑程序的位置将其删除,如果删除不掉,查看隐藏权限。
lsattr chattr
修改权限后将其删除。
3)
查看
/root/, ssh/
目录下是否设置了免秘钥登录,并查看
ssh_config
配置文件是否被篡改。
3
、在防火墙关闭不必要的访问端口号或服务,重启再测试是否还会有可疑进程存在。
建议系统登录设置强密码
(
8
位以上,大小写字母、数字及特殊字符的组合)。
三、防范建议
目前防范挖矿病毒的主要措施有:
1
、
多台机器不要使用相同的账号和口令,登录口令要有足够的长度和复杂性,并定期更换登录口令;
2
、
定期检查服务器是否存在异常,查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1)
是否有新增账户、未知进程;
2)
系统日志是否存在异常;
3)
杀毒软件是否存在异常拦截情况;
3
、
定期检测电脑、服务器、
WEB
网站中的安全漏洞,及时更新补丁
;
4
、
安装安全软件并升级病毒库,定期全盘扫描,保持实时防护;
5
、
从正规渠道下载安装软件,不安装未知的第三方软件,不点击未知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