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3000+
  • 产品3000+
  • 服务3000+
  • 厂商3000+
  • 用户3000+
  • 数字化疑难问题
    大家一起去解决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登录查询教育数字化知识信息

点击刷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海贝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资讯

共计48539条
首页 资讯 清朗网络,从我做起—致全体师生的网络文明倡议书

清朗网络,从我做起—致全体师生的网络文明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文明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变化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涉疫信息自然也受到极大关注。部分网民在未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在网络上随意发布、转发相关涉疫不实信息,甚至有人为了博眼球、蹭热点,通过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方式拼接捏造事实,传播谣言、误导公众。对于这些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大局的行为,我们一定要仔细辨别、自觉抵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转发,不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

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凝聚风雨同舟的思想共识,越需要维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的信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也明确指出,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由此可见,治理网络谣言,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法治要求,必须依法严厉打击,让网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倡树文明新风,在此,学院向广大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依法上网,促进清朗网络建设。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倡议全校教职员工、广大同学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上网,不在贴吧、微信、微博、 QQ 等发布和传播违反国家法律、影响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的新闻、信息,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和国家社会稳定。

二、文明上网,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提高自身文明修养,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尊重他人,不恶意谩骂、诋毁、诽谤他人。不信谣、不传谣,不发布、不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坚决反对网络暴力,远离不良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网络道德观念,文明上网、文明发声,积极树立文明新风,争做文明网民,传播网络文明正能量。

三、安全上网,抵制网络有害信息。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规范上网,认真辨别信息的真伪,不随意打开和浏览不明网站,不轻易在网上透露个人隐私和重要身份信息,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投诉或举报,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争做维护网络安全的践行者。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努力创造一个真、善、美的网络世界。

四、绿色上网,传播网络文明。广大师生要健康用网、理性用网、绿色上网,促进绿色网络建设。不跟风、不炒作,自觉屏蔽不良网站,确保个人的身心健康,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主动抵制和举报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 , 积极维护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健康纯净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空间绿色发展。

网络无疆,言论有界。阻断谣言的传播链条,多方有责。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和快速化。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每一次转发都可能带来信息裂变。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也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的一种表现。要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增强辨别网络谣言能力,避免成为谣言的“传声筒”和“放大器”,任何时候都不以情绪宣泄代替理性思考,任何时候都不未经核实就“随手转发”,共同携手铲除网络谣言滋生土壤,凝聚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网络文明,你我同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当倡导网络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和谐稳定的好网民,携手营造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海贝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微信公众号

咨询顾问

Copyright@2024 EduDigital123.COM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001 京ICP备20240426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