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 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数字技术 赋能产教融合 的创新应用,8月24日 上午,由苏州市教育局指导 ,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市大数据集团、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联合主办,苏州市机器人协会、苏州市计算机学会数字校园专委会和中国联通苏州市分公司协办的数智赋能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论坛在我校干将路校区举行。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杨俊达、校党委书记温贻芳出席并致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峰,苏州市大数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健,苏州市大数据集团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安志,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苏州计算机学会数字校园专委会会长张庆,中国联通 吴中分公司总经理于志国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谭丽春,苏州市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王涛 ,多位特邀报告嘉宾 以及 来自各高校及职业院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 代表 以及企业行业专家1 20 余人 出席 论坛。论坛由王峰主持。
杨俊达在致辞中 分享了苏州教育近年来 在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产教融合所打造的环境基础 , 对学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做法及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 对 今后工作 方向表达深切的期望和信心 。
温贻芳 在致辞中 表示,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 。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智慧云平台是 紧密契合苏州“1030”产业体系中机器人产业链 建设 的一项务实举措, 学校将 积极 借助数字时代新技术、新模式, 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 做好“联合”大文章,加快构建覆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全 产业链 并延伸服务其他产业链 的“最短路径”育人平台,以数据 赋能 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协调 发展, 推动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从“共识”迈向“共治” 。
本次论坛 还 邀请 到 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围绕 政策与环境、经验与示范、苏州实践以及产品与支持四个方面 作主题 分享 。在政策与环境篇,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台处处长 张鹏作《推进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提升院校数字化治理水平》报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周潜 进行题为 《数据赋能的精准职业教育》 的分享 ;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职业教育发展处处长 赵林 介绍 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的做法 ; 苏州市数据局数据综合应用处副处长 曹礼峰 以 数据要素赋能产教融合 为切口 , 分享 苏州公共数据资源 的 开放政策与实践。在 经验与示范篇,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 孙秋瑞 作题为《 顶层思维下的教育信息化转型 实践》的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副主任 何国坤 分享了 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的深职大实践。在 苏州实践篇, 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 瞿卫新作 题为 《 AI+机器人 聚势共生 智造未来》报告; 常熟理工学院数字化处副处长 夏瑜 分享 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路径 探索做法; 学校信息中心主任杨静波 汇报对 苏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智慧云平台建设方案 的思考。在产品与支持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培训与认证部产教融合解决方案高级工程师 姜禹同 以 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模式为例,分享了 华为数智人才培养 的 新模式; 北京华职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李永强 带来 基于大数据与AI技术的专业(群)与产业适应性动态分析 的报告 。
论坛期间,举行了智慧教育 产教融合工作组 成立仪式。成立仪式上,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钟陈副院长发表行动宣言,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超市副主任王婧介绍工作 愿景 及行动 计划, 第一批成员单位代表受邀上台在大屏幕按下手印, 宣告智慧教育 产教融合工作组正式成立。
数字赋能产教融合是 顺应 数字 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的 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产教融合 蓄势突破、全面跃升 的关键路径。自联合体获批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围绕建设任务和目标,将数字化赋能列为联合体十大工程建设任务之一。后续,学校将全力建设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智慧云平台”,有效 聚合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各方数据要素 ,增进“政-行-企-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以数字赋能 更好地服务 苏州“1030”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