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 已经很累了,很多事都做不完,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花时间、花精力去建 一套 内网 系统呢? ” 2 024 年3月1 4 日 ,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许海芬 老师面向 北大 几十 个 单位的网信同仁,发出了灵魂拷问。
“ 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让师生们能多一些发呆的时光 。”许老师援引白岩松的话( 当中国人经常能有一些发呆的时光时,中国才会成为真正创新的国家 ),为自己的设问做了浪漫的解答 。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名列“四大疯人院”之一。 许海芬 老师是该院 综合办副主任 ,有 着 十余年学院信息化工作 经验。作为 首届网信项目评优 第三类答辩项目压轴出场的答辩人,许老师展示的 生命科学学院综合管理平台( 以 研究生培养管 理系统 为例 )斩获了北大网信十大优秀项目之一,许老师本人荣获优秀个人——四大疯人院出手即巅峰。
许海芬老师在北大首届网信项目评优答辩现场
从2023年9月4日,学院教授提出初步需求, 到随后的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决议及研究生教育委员会论证,再到合同签订、网信备案、系统开发,到2 024 年1月9日, 4个月时间,9万元系统建设经费, 系统 建成并顺利 通过验收。
2024年2月份, 生命科学 学院通过该系统 完成首次网上 博士 研究生 年度考核, 实现 无纸化提交报告, 将之前 每 年度 高达几十万的 考评 报告 印刷成本降低为0 ,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或不跑腿 。
“不疯魔不成活” , 京剧业内的 这 句行话,指的是一种敬业 的 职业精神。 生命科学学院综合管理平台(研究生培养管 理系统 )项目团队,以项目开发高效实践及项目建设效益 完美 体现了这种精神。 揆诸项目过程,有如下几点令笔者印象深刻 ,这些特点或许是该项目建设的秘诀。
【 领导重视,高效 决策】
9月4日, 教授们 在学术周上 提出 需求 ,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 博士 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全流程管理,以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从各环节严格把控学生质量 ;
一个月之内,生命科学学院走完了项目论证、决策的各个流程。
项目建设过程
9 月 14 日 , 学院 召开 党政联席会,经讨论 ,会议 认为 ,教授 们提出的诉求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决定由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具体讨论实施方案 。
9 月 19 日 ,学院 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召开会议 ,经讨论决定 , 在“生科综合管理平台”中,将原有的“博导轮转系统” 升级为“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添加“博士生定期评价”模块 ,由导师线上提交对其名下学生的近一年科研情况评价,既能实现对评价结果的保密性,也能实现对评价过程的高效便捷性。
9 月 28 日 , 学院 召开 党政联席会 , 经讨论决定 , 同意 研究生教育委员会 意见,开发系统模块 。
【 专业 团队 ,分工明确 】
为保障项目建设进度,满足师生员工提出的需求,生命科学学院组建了项目 专项工作组 。
项目团队
学院党委书记 石长翼 老师亲自把关项目分工,经常参加 项目例会 ,深入 了解项目进程,对于出现的 难 题,随时沟通解决 ;
分管研究生 的 副院长朱健 老师是项目主管领导,亲自参与细节讨论, 参加每次原型图(效果图)讨论、演示 , 对出 现的细节问题详细沟通 ;
研究生教务 高音、尹玮 两位老师,在 建设过程中 不断 明确 需求 , 提供详细的流程信息及需求内容, 以极高的 配合度 保障了 项目 的 顺利进行 ;
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委员也是教师代表李程老师,利用生物信息专业的优势,对系统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
综合办副主任许海芬 老师,作为项目经理人, 对学院的各种情况及数据库非常熟悉,便于资源协调,较容易读懂其他部门提出需求,也善于表达诉求给开发人员。通过详细分析,给院领导 及团队 提出合理化建议。
项目组吸纳与学院 合作多年的技术团队 参与项目建设,发挥其熟悉高校业务和技术优势,并能 对系统能提出前瞻性和合理化建议 ;
项目组通过综合办和教务办的学生助理,对系统进行学生端的测试和建议,积极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使系统更加符合用户端诉求。
【基础扎实,机制健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生命科学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在网站建设、内部办公系统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建设了 会议室预约系统、楼宇管理系统、智慧账单系统、云报名 系统、夏令营报名系统、学生奖学金系统、科研基金申请系统、安全考试系统 、 教代会提案系统 以及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 等 , 由此 搭建 成 了生命科学学院综合管理平台,极大推进了学院的业务融合和数据共享。
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 建设,是在生命科学学院 宽厚扎实信息化基础 上 的牛刀小试。
生命科学学院直属网站
生命科学学院 内部办公系统
生命科学学院 综合管理平台
良好的 建设 基础,不意味着系统建设高枕无忧。 专项工作组 通过 成立专项工作微信群 、召开 视频会议 及面对面沟通等 工作机制和 形式,实现 线上 + 线下 无障碍 沟通 和项目建设 稳步推进 。
项目微信群
线下沟通会
在项目评优的自评环节,生命科学学院项目组在项目过程、成果效益、合规实施等方面给项目自评 得分为 9 3 分 。 许老师在答辩中也坦言了项目些许的遗憾与不足 : 由于客观限制,微信端提醒功能未提前布局,暂时无法实现。
在笔者看来,项目组在自评中表现出的客观与谦虚,在答辩中表露 出 的遗憾与坦诚,恰恰是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化建设累累硕果的内驱动力 和 坚持创新进步的不竭动力。 有这样的重视信息化、沉潜信息化的团队, 我们有理由相信,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们 “发呆” 的时光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