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长期以来,我国诸多高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忽视了在各类课程中开展“立德树人”的工作,使得思政课程单独负担起这一重要使命。
如今,各高校已普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对于有效的实现途径缺乏结论。
陕西理工大学张海军认为: 不论是从当年上海高校的“大国方略”课程,还是从随后其他高校的成功实践,都可以看出,地方高校要寻找推进课程思政的突破口,都可以落脚到通识课程上 。
本文尝试从必要性、可行性两个角度,论述这一观点。
应有之义
课程思政,是通识课程的应有之义。
什么是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认为:从广义上讲,教育可划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指对 ‘一般知识’(如果有这样的知识的话)的空泛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针对所有人的教育, 它是学生整体教育中的一部分—即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部分 。
我国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 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我们可以发现,通识教育具备强烈的“
公民教育
”属性,德育作为其核心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比重上,其他专业课望尘莫及。
与之同时,通识课程的非专业性,让基于课程思政的改造可以避免“强行拼接”、“喧宾夺主”、“泛泛空谈”等问题。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通识课程可以直观的将道德规范、政治观念体现出来。
归根结底,通识教育是一种知识型的思政教育,做好思政教育是通识课的应有之义。
# 通识课有哪些?
我国大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基础等。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主要包括技能课程和特色课程,如社交礼仪类课程、就业指导类课程、家庭教育类课程等,特色课程如结合校本资源、区域资源的文化历史通识课等。
普林斯顿的通识课程分布在7个模块: (1)认识论和认知;(2)伦理思考和道德价值;(3) 历史分析;(4)定量推理;(5)文学与艺术;(6)社会分析;(7)实验/非实验科学技术。
哥伦比亚大学通识课程为两大类: 一是以经典名著文本或经典艺术作品为中心的“经典类”课程,主要集中在“文学人文”“当代文明”“艺术人文”“音乐人文”等人文课程上; 二是分布在不同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的“分科类”课程,主要涉及“科学前沿”“科学模块”和“全球模块”。
行之有效
在目前的课程思政工作开展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第一,教材编选用难的问题。课程思政育人工作首要的是必须提供实用、管用的教材。但 大部分专业课教材的思政部分,要么融入不高,要么尚付阙如 。
第二,教学感染力弱的问题。目前的专业课思政常见的有“融入历史”、“融入职业素养”、“融入时事”这几个方向,但相对于沉重的知识学习压力, 专业课思政容易陷入“进则喧宾夺主,退则浮光掠影”的困境 ,程度难以把握。
第三,实践参与度低的问题。 思政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学生在线下的实践活动如果无法践行,终究是“纸上功夫” 。
对于以上问题, 通识课程负重较轻、设置灵活,可以因时因势快速转型;通识课教师多为学科领军人物,在教学内容的思政建设上,既不用改弦更张,又不用双线并进,自然更为得心应手;通识课的非专业性,可以让学生较低门槛的进行实践活动,获得知行合一的效果 。
# 案例:通识课的改造方法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桑建老师在制定《饮食文化概论》课的教学方案时,将课程大纲规定的7个章节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再造为5个章节,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开展课程思政之前,《饮食文化概论》课按照知识传授导向共编制了“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饮食科学与人物”“中国饮食民俗与礼仪”“中国菜肴文化”“中国宴席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等7个章节;
开展课程思政之后,桑建老师根据新的课程目标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再造,共编制为“政味同道——饮食与政治的关系”“民食为天——饮食与经济的关系”“神嗜饮食——饮食与宗教的关系”“字海飘香——饮食与汉字的关系”“大味必和——饮食与哲学的关系”等5个章节,突出了价值塑造导向。
结语
课程思政,各门课需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思政课之外的各门课中,通识课具备课程思政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建设过程最为顺畅,建设效果显著直观,理应引起高校的关注。
参考资料:
张海军
《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及推进策略》
韩宪洲
《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叶官谋
《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四个维度》
谢鑫、蔡芬
《美国一流大学通识课程结构的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