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12月21日,第七届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大会暨成果展览会在北京召开。信电学院王耀君团队凭借案例《以“神农”助强农:自主研发大模型精准赋能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荣获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标杆案例奖,经管学院洪如玲团队《基于企业战略决策和管理反思的数字化创业模拟训练》获得优秀案例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2024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开展了“‘新质·引领·赋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征集活动”,旨在发掘一批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引领性、创新性,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的实践案例,聚焦新质生产力,凝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推动科技强国建设。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各级各类院校、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1000多所院校。
学校信息化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积极组织全校教工参与案例征集活动,展现农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成果,经院校申报、专家论证等环节,我校申报的两个案例脱颖而出,信电学院王耀君农业大模型团队凭借案例《以“神农”助强农:自主研发大模型精准赋能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获得标杆案例奖,经管学院洪如玲团队《基于企业战略决策和管理反思的数字化创业模拟训练》案例获得优秀案例奖。在12月21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大会暨成果展览会上,获奖团队接受颁奖。
《以“神农”助强农:自主研发大模型精准赋能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案例展示了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大模型领域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神农大模型是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发布的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行业大模型,自2023年12月29日发布1.0版本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4年7月13日,在第八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会议上,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大模型研究团队发布了“神农大模型2.0”,标志着农业智能化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在人才培养方面,神农大模型的应用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4年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二批32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学校报送的《以神农助强农:自主研发大模型精准赋能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案例脱颖而出。此外神农大模型在高等教育上的应用,入选北京市“人工智能导论”通识必修课“前沿拓展模块”首批案例之一。2024年12月12日在伦敦召开的“2024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神农大模型”案例获教育部邀请,作为中国智慧教育的典型案例“出海”参展。神农大模型的持续出圈,标志着我校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有关工作收获高度认可。这将有力推动我校育人理念与数智化改革实践成果走向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智慧教育风采。通过神农大模型的应用,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决策能力,为将来从事现代农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企业战略决策和管理反思的数字化创业模拟训练》案例开发了农业商战模拟系统,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组建高管团队,通过战略决策来虚拟经营农业高科技企业。学生需要在一次课程内完成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财务等100个数据的决策,系统会自动运算输出商战竞技结果。老师在辅导的过程中,一是结合学生决策结果和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经营要点,将创业理论教学、商战模拟教学、农业创业微案例教学三者充分融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和整合创业知识,快速理解三农创业情境,提升战略决策能力;二是结合学生个体和团队在模拟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将管理理论教学、个人能力点评和团队复盘融合,让学生在个性反馈下进一步清晰对自我、他人和创业者的认知,快速反思个人优点与不足,进而改进提升领导能力。以农业商战模拟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实现了创业理论、模拟实践和个人反思的充分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并为他们树立了科学的创业观,强化了他们强国强农的使命担当。
此次荣获首届数字教育示范案例标杆案例奖和优秀案例奖,不仅是对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在科研和教育创新方面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学校在推动智慧教育、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持续支撑农业院校新质生产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