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13日,第87届亚太顶级域名协会(APTLD87)会议在香港举办。作为亚太地区域名治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峰会,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域名管理机构负责人、技术专家以及互联网治理论坛代表。大会围绕域名安全体系构建这一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共同探索域名安全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副总经理冯硕受邀出席此次盛会,并发表了题为《基于主动防御的域名反欺诈技术演进》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冯硕系统性地展示了ZDNS在域名安全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域名安全威胁升级:
全球欺诈年损十万亿,钓鱼攻击成头号隐患
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域名安全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冯硕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域名相关的欺诈行为愈发猖獗,手段也日益复杂。网络钓鱼、假冒网站、恶意注册等活动不仅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也对全球数字商务和通信网络的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因网络欺诈造成的损失预计高达10万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15%,约5亿人成为网络欺诈的受害者。在各类欺诈手段中,网络钓鱼攻击占比高达40%,成为最主要的欺诈形式。
冯硕表示,在注册防范上,品牌和组织可进行预防性措施,一种是防御性注册(即维护自有域名库并主动注册相似域名);另一种是借助域名阻止服务(如GlobalBlock等产品),一键保护关键词下的多个顶级域名扩展。
在监测方面,一是
持续监测
:定期监测与公司关键词匹配的域名,实时识别潜在威胁以保护品牌完整性;二是
威胁评估与行动
:分析监测报告评估风险,立即暂停或移除欺诈性域名,降低对用户和品牌声誉的风险。
尽管拥有一系列不断演进的解决手段,域名欺诈问题依然充满挑战。冯硕表示,尽管检测技术已能以超90%的准确率标记可疑域名,但平均72小时以上的处理时间,欺诈者依然会借机获取非法利益。
目前,超过1400个顶级域名在不同规则下运行,通过ICANN的UDRP规则下架域名时,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都面临巨大挑战。攻击者利用这种现状,在多个顶级域名下注册镜像域名,给收集证据和执行法规带来极大阻碍。对此冯硕建议:
通过技术API标准化实现检测实时协作,推进“快速下架公约”优先处理钓鱼域名,并建立共享滥用情报库以信用机制式拦截高风险注册。
此外,即将在
2026年4月开放的第二轮新通用顶级域名申请,为企业守护自身数字品牌提供了难得机遇。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薛虹教授曾表示,注册专属顶级域名(.brand)能为品牌提供最明确的识别性、可检索性和可控性。通过直接与ICANN签约,企业可独立控制域名空间、自主设定注册政策,将所有数字资产纳入新的顶级域名范畴,实现数字品牌的终极价值体现。
作为国内域名行业“全牌照、全资质”机构,获得ICANN及工信部双合规认证。
ZDNS运营着亚洲最大的新顶级域名服务平台,为全球27个注册管理机构、61个顶级域名提供服务,托管域名数量超过640万。
目前,ZDNS已帮助全球22个顶级域名成功申请并合规运营。
通过深入剖析全球域名安全痛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破局之道,ZDNS为推动全球域名安全体系构建做出积极贡献。在第二轮新通用顶级域名开放之际,ZDNS将帮助更多企业构建属于自己更加安全、可靠的域名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