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于2023年,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市政府以及多家知名企业共同合作建立,旨在推动产教融合,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学院的建设,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实践机会,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地方提供更强劲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能。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掌握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学期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动态,3月1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静在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展专项调研,重点围绕课堂教学、学生生活管理及实习就业规划等方面展开督导与交流。
华静首先查看了新学期课堂教学情况,重点关注教师授课质量、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教学设备运行状态,并与授课教师就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展开交流。调研显示,产业学院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备课充分,学生出勤率高且学习状态积极,展现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华静强调,产业学院需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图为华静讲话)
中午,华静深入学生宿舍、食堂,细致了解学生的生活适应情况。他对宿舍卫生环境、安全设施及公共区域管理进行重点检查,并叮嘱学生严格遵守用电规范,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走访中,华静询问学生学业进展与生活困难,鼓励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以饱满精神投入新学期学习,同时围绕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实习安排及职业规划等议题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学生代表结合课程设置、实训资源匹配及实习岗位对接等提出建议,华静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务实思考,并回应将协同企业优化“一人一策”培养方案,拓宽实习就业渠道,确保教学与行业需求精准衔接,他勉励学生要主动把握产业学院平台优势,提升专业素养,为服务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华静深入学生宿舍、食堂、课堂)
此次调研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线督导、精准沟通,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协同育人实效。后续,学院表示将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完善学生培养与就业服务体系,助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推动芜湖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学院也成为辐射“长三角”各地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