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抢抓机遇逐浪前行”
——信息技术中心及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赴川渝高校
交流学习DeepSeek本地化部署经验
为推进我校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建设,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教育场景的深度应用,2025年3月12日至14日,信息技术中心及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考察组一行,先后赴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就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及智算中心建设展开专项考察调研。同时还一并参加了重庆高校大模型部署及深化应用研讨会,系统调研行业前沿经验。
一、川渝高校考察:聚焦本地化部署与场景落地
1. 首站: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智算中心建设与部署流程
3月12日下午,考察团队抵达首站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图情信息中心主任向科及技术团队热情接待,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向科主任系统介绍了学校智算中心从规划立项到硬件部署、网络架构设计、算力资源分配的全流程建设经验,重点分享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中的技术适配、安全策略制定及运维管理方案。他指出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智算中心以“天翼云”为基座,实现了教学管理、科研数据分析等场景的AI赋能,并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用的实施路径。在会后,向科主任还邀请我校考察组成员参观了该校的智算中心以及智慧教室等场地。
2. 次站:长江师范学院—深化应用场景与实践经验交流
次日,考察团队赴长江师范学院调研。该校信息中心主任谭海军及其团队详细演示了DeepSeek大模型在校内多业务场景的落地成果,包括智能教学辅助系统、科研文献语义检索平台及跨部门数据治理应用。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模型训练数据合规性、师生使用培训机制、伦理风险防控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谭海军主任建议,DeepSeek本地化部署需以“需求驱动、分步推进”为原则,优先选择高频刚需场景试点,逐步构建师生参与的AI应用生态圈。
二、重庆高校大模型部署及深化应用研讨会:共探职教数智化新路径
3月14日,考察组一行在重庆参加了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主办的“重庆高校大模型部署及深化应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围绕“筑基(基础建设)-探路(实践创新)-共治(生态协同)”三阶段发展路径展开旨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对话平台。
浙江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分享了本校教育数字化实践经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火山引擎将分别展示AI智能校园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会议还围绕数据安全治理、智能体平台融合、高校联盟共建等前沿问题进行研讨。
会议议程设置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特征,从基础算力资源调配到轻量化部署实战,从AI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区域协同机制探索,完整覆盖大模型应用全生命周期。参会阵容凸显专业性与代表性,既包括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刘革平理事长等学术带头人,也涵盖浙江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教务处、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管理者,更吸纳华为、火山引擎等技术供应商,这种多方协同的架构,将有效推动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
三、总结展望:以他山之石赋能智慧校园建设
此次考察通过实地观摩、案例研讨、技术答疑以及会议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为我校后续推进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DeepSeek智能平台本地化部署积累了宝贵经验。考察中两所高校在智算中心规划的前瞻性、平台部署流程的规范性及AI应用场景落地的创新性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参加的“重庆高校大模型部署及深化应用研讨会”,会议内容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特征,从基础算力资源调配到轻量化部署实战,从AI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区域协同机制探索,完整覆盖大模型应用全生命周期。
下一步,我校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重点突破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加速构建符合我校校情、安全可控、高效协同的“AI+教育”智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