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3000+
  • 产品3000+
  • 服务3000+
  • 厂商3000+
  • 用户3000+
  • 数字化疑难问题
    大家一起去解决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登录查询教育数字化知识信息

点击刷新

打开微信扫一扫

海贝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资讯

共计46318条
首页 资讯 关于开展第六届河南省高校“赓续华夏文脉·唱响时代新篇”主题诵读大赛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六届河南省高校“赓续华夏文脉·唱响时代新篇”主题诵读大赛活动的通知

各位师生读者:

文脉绵延,薪火相传。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河南省委宣传部《 2025年书香河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深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书香河南,丰富校园文化。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决定举办第六届河南省高校“赓续华夏文脉·唱响时代新篇”主题诵读大赛。

一、活动主题

赓续华夏文脉 ·唱响时代新篇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主办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

协办单位:河南新永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广州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三、时间安排

参赛报名时间: 3月20日-4月30日

校内初赛时间: 3月20日-4月30日

校内选拔及作品、材料等报送时间: 4月30日-5月10日

决赛作品评选时间: 5月10日-5月25日

获奖名单公示时间: 6月初

颁奖仪式 /作品展演:待定

四、参赛对象与规则

参赛对象: 全体 师生

参赛组别: 教师组、本科学生组(含研究生、博士生)、高职高专学生组

作品要求:

1.作品基础要求:音频或视频形式均可,录制内容需包括“第六届河南省高校主题诵读大赛参赛作品”语句,作品整体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团队合作作品不得超过5人;

2.作品内容:参赛选手提交的参赛作品应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导向正确,内容准确、健康向上。可参考选择下列主题词之一进行诵读与创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黄河之魂、非遗新声、典籍里的河南、Z世代对话古人等;

3.作品形式:鼓励多种形式的作品创作,支持运用 AI 技术,全方位为作品赋能,鼓励原创;

4.音频作品:参赛作品的左右声道声音完整且同步,不能有消声、杂音等,不得翻录作品;

5.视频作品:视频上下左右无黑边,建议分辨率不低于720P。视频作品要求有诵读者本人出镜,拍摄背景干净整洁,诵读者仪表仪态得体大方,画面、声音清晰,同时避免出现与本次活动无关的其他信息(如其他活动背景、品牌 LOGO 等)。字幕要求不得简繁同用,不使用过于个性化字体,避免错别字和标点不规范使用的情况;

6.不符合作品要求的取消评选资格;

7.参赛作品中所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画面、声音、文字、图片)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5)宣扬邪教、迷信的;

6)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等他人合法权益的;

9)危害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违反公序良俗的;

10)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

11)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五、 参与方式与 活动进程

参与方式:

参赛师生通过扫描活动海报上的二维码报名参与,初赛期间,师生可通过线上诵读平台在线报名、 在线选取诵读作品、参与诵读并上传作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活动进程:

大赛依序分为初赛、决赛与展演三个阶段,具体流程如下:

1.初赛: 初赛依托专属诵读平台广泛征集作品。初赛期间,师生须通过线上诵读平台在线报名、参与诵读并上传作品(可从 “学习强国”“优谷文库”等资源库中选择符合主题的作品诵读),同时挖掘优秀作品,积极向“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投稿(详见附件 2 )。

2.决赛: 图书信息中心 依照相关文件要求,从诵读平台上遴选出本校的优秀作品,并报送至组委会(作品提交数量:每个院校 10个或本院校作品提交数量的5%),届时,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专业评选,并对评选结果予以公示。

3.展演: 获奖通知正式发布后,组委会将诚邀参赛单位代表、获奖代表等出席线下颁奖仪式,并进行作品展演。同时,组委会将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在 “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等线上媒体平台进行展播。

六、奖项设置与评奖细则

(一)组织类奖项

1.组织奖数量:

奖项

奖项数量

最佳组织奖

15个

优秀组织奖

20个

组织奖

40个

推广星锐奖

300个

优秀组织者

50个

2.评奖规则:

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组织奖: 依据各高校提交的申报材料、报名人数、作品数量等数据,经组委会专家组综合评议后公示,未提交材料无参评资格。

推广星锐奖: 依据推广星锐邀请的参赛人数及参赛选手提交作品数量,按照 6:4比例进行评比(详见附件 3 )。

优秀组织者: 依据各院校提交的优秀组织者申报表、组织类奖项申报材料及网络投票数据综合评选。

(二)作品类奖项

1.作品奖数量:

奖项/ 组别

本科组

高职高专组

教师组

特等奖

10

10

10

一等奖

30

30

20

二等奖

60

80

30

三等奖

120

150

60

优秀指导老师奖

440个

网络人气奖

200个

优秀奖

若干

2.评奖规则:

特、一、二、三等奖: 音频与视频分别进行评选,各设置以上作品奖数量,评委会将从主题内容、语言表达、情感演绎、形象气质等方面对决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分。

优秀指导老师奖: 特、一、二等奖获奖者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每个作品只能填报 1名优秀指导老师。

网络人气奖: 取网络投票前 200名。

欢迎各位师生读者踊跃报名!

七、联系方式

邱老师 0373-6330298


图书信息中心

2025年3月20日

(初审 /周亚铭 复审/邱月盈 终审/白新勤)


海贝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微信公众号

咨询顾问

Copyright@2024 EduDigital123.COM 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001 京ICP备20240426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