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3月25日,由学院副院长潘国俭带队,院长办公室、教务处、质量管理处、信息中心、智工系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队,赴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应用专题调研。此次调研聚焦数据治理、AI赋能教育教学及信息化基础建设等议题,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与座谈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学院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治理办公室主任刘志鹏、副主任彭伟,本科生院课程建设技术中心主任吴平颐出席接待并参与座谈交流。
刘志鹏以 “数智跃升,AI在华东师大”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华东师大以数据治理为抓手,通过自主研发“支点”数据治理平台,实现全校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共享,构建起“数智治理驾驶舱”、“关键指标治理平台”及“个人数据驾驶舱”,推动校园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在基础设施层面,学校打造了集网络、算力、数据与AI技术于一体的下一代信息化平台,并积极探索基于开源大模型的个性化AI智能体开发,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撑。
吴平颐围绕 “AI赋能‘教、学、评、管’全链条”作专题分享。他指出,学校通过AI技术推动学科重构、专业升级与课程创新,构建了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育人生态,积极推进“一生一案”的培养方案改革。在学科建设方面,AI深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在教学评价领域,依托智能分析实现动态学情监测;在管理服务中,通过数据挖掘优化资源配置。这些实践为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范式参考。
座谈会上,调研团队重点就 AI+专业课程建设、教师AI素养提升、智能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及AI基础底座构建等关键领域,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中的痛点难点,详细咨询了课程体系重构路径、师资AI能力培养机制等具体问题。华东师大专家团队结合其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成熟经验,从政策设计、平台搭建到场景应用等维度给予悉心指导,特别是在跨学科课程开发范式、教学评价动态建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我院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可落地的实施参考。
潘国俭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华东师范大学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在 AI赋能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创新实践与成果转化令人深受启发,其“数据驱动治理、智能引领创新”的理念为我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院校注入新动能。此次调研既是学习先进经验的契机,更是深化两校合作的起点。未来,学院将积极借鉴华东师大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数据治理体系优化、AI教学场景落地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共同探索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