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帮助我校教师更好地掌握AI工具赋能教育教学,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助力教学与科研智能化转型,信息服务中心于3月21日下午在博闻楼B424教室举办了“GAI赋能教育教学”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场专题培训-“基于Deepseek的个人轻量化智能体知识库构建”。此次培训由信息服务中心的李宁宇老师主讲,吸引了众多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索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教育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培训一开始,李宁宇介绍了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的核心优势:免费、开源、高效且功能强大。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代表产品,DeepSeek提供通用模型(V3)与深度推理模型(R1),可灵活应对教学文案生成、科研数据分析等多样化需求。李宁宇强调,通过本地化部署与API调用,教师无需高端硬件即可实现轻量化应用,为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提质增效。
在实战演练环节,从API调用到智能体构建逐步展开。李宁宇借助硅基流动、火山引擎等第三方平台,现场演示API密钥获取与接口调用流程,指导教师如何快速接入DeepSeek服务。在实操阶段,教师通过Cherry Studio客户端完成本地部署,体验到流畅的交互式问答与文档处理功能。
针对教学资源整合与科研数据管理需求,李宁宇提出“个人智能体助手”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将本地文档(如课件、论文、文件)与DeepSeek API结合,构建垂直领域知识库,能够实现智能检索、问答生成及多轮对话等功能。
本次培训以“轻量化、实用化”为核心,通过理论讲解与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掌握智能化工具的应用能力。参训教师纷纷表示,DeepSeek的国产化特性与低门槛部署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尝试在课程设计、科研数据分析等场景中尝试落地实践。信息服务中心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培训,进一步深化教师对AI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助力学校数字化教学与科研生态建设,为老师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
(信息服务中心 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