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3月19日,芜湖市湾沚区第一小学门前的盲道上,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手持画笔,用环保颜料为灰白地砖注入春日色彩。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传专业数十名志愿者,通过专业彩绘改造无障碍设施,呼吁社会关注盲人出行权益。
专业设计保障功能 彩绘盲道获市民点赞
活动前期,团队在指导老师张旭的指导下完成方案策划与前期相关准备工作,经湾沚区城管局及相关部门审核后实施。选用通过安全认证的环保涂料,确保盲道凸起纹路触感不受影响。设计以“春日”为主题,采用扁平化手法绘制卡通动物、萌芽绿植等图案,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
(图为前期材料准备)
现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一组用专业工具清洁并修复破损砖面,另一组用工具定位绘画区域并现场调色。活动负责人李同学介绍,团队提前对图案进行触觉测试,确保盲人通过盲杖能感知路径变化。彩绘过程中,志愿者们先用防水粉笔构图,再分层涂抹颜料,最后模拟盲人行走测试通行效果。
(图为活动现场)
从“被围观”到“共参与” 现场科普展风采
彩绘活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志愿者们借机科普盲道被占用的常见问题,并呼吁大家“不堆放杂物、不违规停车”。据统计,活动共完成10米左右盲道彩绘。
“艺术不应局限于视觉表达,更要服务社会需求。”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钱琳表示,此次活动是“课程思政”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未来将与残联合作推广无障碍设施优化项目。
(图为小学生驻足观看)
短评:色彩之上 更需守护“无碍”初心
盲道彩绘的斑斓色彩,既是青年学子专业能力的展现,更是城市文明温度的具象化表达。当创意与公益结合,艺术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柔性力量。然而,比绘制更重要的,是日常对无障碍设施的尊重与维护——唯有全社会共同构建“有爱无碍”的环境,方能真正照亮特殊群体的出行之路。
(图为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