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全面推进数智化建设,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探讨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我校部署DeepSeek满血体验版后,于3月6日举办“教育数智化实践专题讲座及培训(一)”。本次培训邀请南京区块链产业应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南京林业大学硕导、Google AI-Powered Performance Certification专家孙晓伟作专题报告,艺术学院孟瑶老师分享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各部门学院信息员、2024年度信息化专项科研课题负责人及数字化建设中心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数字化建设中心主任姜春艳主持。
孙晓伟围绕“DeepSeek在科研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享,深入浅出地分析了DeepSeek的技术原理、模型架构与训练应用细节。他指出,掌握提示语设计是充分发挥模型能力的必要条件,要做到与模型有效沟通,并演示不同提示语所引导下的模型表现。同时,结合应用平台做文档和数据分析、代码生成、科研辅助、知识库构建、工作流搭建、智能助手等相关案例指导,分享经验与实用技巧,助力教师多元化应用AI工具,深度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领域融合的更多可能性。最后,孙晓伟强调,要正视AI幻觉与伦理风险,保持批判性思维,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知识库。
艺术学院孟瑶老师以《数智赋能 以产促教 以美育人——文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为题,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和教学实践作汇报。他现场演示了获奖作品:《止战之歌》——AI复原古兵器元宇宙展,并从思想引领、文化溯源、数智应用、美育贯穿四个维度进行解读;随后介绍了其近年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的数字化项目,包括VR全景摄影、文化遗产三维扫描与重建、3D数字展览等,并基于当前学情分享AI时代教与学的经验,提出在提升师生数智化素养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实用型技能的锻炼与培养。
本次培训加深了我校教师对DeepSeek的理解,拓宽了数智化创新实践的思路。未来,我校将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应用,为数智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文 刘丽华
审核 姜春艳 李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