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4月2日 , 由 陕西省教育厅指导,西北大学 主办 ,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联通协办的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专题报告会”召开。此次报告会 是 我校 推进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系列活动 的第一期活动 ,同时也是陕西省 高校 智慧校园 示范校 2025 交流活动 的首场活动 。 原 北京师范大学 副校长 陈丽教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主持会议并致辞。校内机关 行政处室 、业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院(系)院长、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院长、信息员及教师代表 150余人现场参会 ,全省高校信息部门 、 教务部门 负责人、技术骨干 和 教师 代表 共计 1300余人线上 参会 。
会上, 陈富林向与会嘉宾及校内外参会人员致以诚挚的欢迎, 并 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引领高等教育范式 变革 中的关键作用。他 表示 , 学校 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 变革 影响 , 学校 自 2024年9月起,已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分层次、分类别地为全校学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设立教育改革课题,强化课程体系构建和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并 通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 实施人工智能背景下的 教育数字化转型。
陈丽教授以 “人工智能推动高校知识观和课程形态创新”为题,深刻阐释了 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和数字时代联通主义理论对教育变革的指导意义,以及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理念、革新 人才培养和办学 模式。 她 指出, 教育数字化转型和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提升,更是对 工业时代 教育 模式 的革命性变革。从 “互联网+教育”的理论探索,到人工智能支撑教学实践创新,报告为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清晰的实践路径。 她的报告对高校数字化转型和教学模式的划时代变革带来重要的指导意见。
焦李成教授以 “诺奖启示的人工智能‘哲学’之问”为题,立足于技术哲学的高远视角,深入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尖端进展及其技术演进规律。焦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既是对技术极限的突破,也是对人类认识界限和教育本质的深层次探索。他强调,我们应致力于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此为目标,推动教育模式的全面革新。
本次活动是学校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系列培训活动的首场活动,也是陕西省高校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后续还有更多专家学者登台演讲,更多形式的研讨内容,希冀共同探讨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变革的核心内涵、发展路径和实践模式,敬请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