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4 月 9 日,现代教育信息中心在第一教学楼北区 513 录播室举办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奖作品演示及经验交流会,来自各教学单位的 40 多位教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本次交流会邀请在 2024 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奖教师演示获奖作品并分享参赛经验。林学院杨宇围绕微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给大家详细讲解微课的选题、内容设计和后期制作的流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为大家展示巧妙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微课内容,现场展示获奖微课作品的精彩片段,分享微课剧本写作、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注意事项。学生处于晓庆从微课的性质、前期准备、内容设计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给大家详细解读微课制作流程。微课的选题应该充分考虑受众对象,根据微课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内容;微课的前期准备时间要充裕,细节要准备到位,才能保证微课制作的质量;微课的内容要新颖有趣,通俗易懂,并且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微课的后期制作要求教师要有镜头感,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配合专业的制作团队完成相关工作。经济管理学院薛莹从竞赛介绍、确定微课主题、微课内容设计和微课制作过程等方面给大家详细 介绍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备赛和参赛的过程。微课围绕单一学习主题制作一段10分钟以内的视频,比较适合年轻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微课的选题一定要选择你最了解的内容,并且能够突出学校的农科特色和优势;微课内容设计方面包含课程思政、课程讲解、知识迁移和习题布置,从视频、动画、情景剧、调研实践等多种形式展示微课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的后期制作方面教师要提供详细的脚本,细化每个画面和场景,与专业团队配合完成。理学院宋贽从课程概述、教学痛点、教师实施和教学成效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案例的总结凝练过程。教师在案例的实施和总结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习惯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运用数据统计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凝练出学生导向、因材施教、理农融合的“3P+N”教学模式。 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AI等新兴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保证与时俱进,同时应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视频和图片素材的积累,为后续案例视频的录制夯实基础。
现代教育信息中心江红霞在交流会上介绍学校 2025 年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鼓励参会教师积极准备作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王兴阳采用全程直播的形式记录培训过程,便于未能参加培训的教师课后回看。 现代教育信息中心 将在近期组织活动的报名和相关培训,继续一如既往地为教师提供一对一指导 ,全程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提供技术支撑,推荐更多优秀作品参加省、国家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林学院杨宇现场精彩分享参加微课别的心得体会
学生处于晓庆现场精彩分享微课制作过程
经济管理学院薛莹现场精彩分享青年
教师参加比
赛经验
理学院宋贽现场精彩分享信息化案例实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