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4月24日下午,我校在综合楼13楼报告厅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围绕“如何讲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主题,聚焦思政课教学实际,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推动我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党委书记张立杰出席会议并与思政课教师座谈交流,党委副书记刘焱、副校长夏志学出席会议。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保定校区全体思政课专职教师,渤海学院、海洋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及部分兼职教师参加会议。
张立杰在座谈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二要增强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要求,课上课下、网上网下自觉做到信仰坚定、知行合一,有家国情怀、仁爱情怀,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不断强化知识储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专业功底、深厚的人文情怀感召学生。三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八个统一”的根本遵循,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持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优良品格、增强历史责任感。四要推进课堂革命,践行思政课的初心使命。要直面短板,增强本领,着力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理论功底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情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
座谈会上,刘欢、张卿、穆福山、姚晓红、李佳哲、夏鑫、贾晓强、冯晨静8位教师代表先后发言,结合教学经历,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氛围营造、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等方面分享了做法与体会,分析了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会前,张立杰、刘焱一行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地调研思政课教学资源配置、集体备课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等情况。
本次座谈会是学校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将持续强化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构建思政课教学、科研、培训、实践“四位一体”发展体系,持续激发教师活力,提升课程育人质量,推动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内涵式发展。
党委书记张立杰发言
思政课教师代表发言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摄影:宣传部 董鑫 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