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艺术设计学院于4月21日至27日开展“2025年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活动以“以培提能、以赛促学、以行践知”为主线,通过专家讲座、手绘快题竞赛双轨并进,全院3个年级、5个专业共756名学生参与,构建起“理论浸润+实战锤炼”的育人闭环。
以培提能:解码工匠精神时代内涵
学院特邀两位行业领军者与资深设计师,分别于4月23日、27日,以“设计匠心:技术与人文的共生”为主题开展系列讲座。专家们结合国内知名设计项目、可持续产品设计等案例,深入剖析了当代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高级用户研究工程师谢芳在讲座中强调:“真正的设计匠心,既要扎根技术精度,更要承载人文温度。”
通过案例研讨与翻转课堂,学生得以在具象化设计场景中理解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之道。
(图为高级用户研究工程师谢芳讲座现场)
以赛促学:共绘“未来共生”设计图景
手绘快题竞赛以“未来共生——科技·艺术·人性的跨维度对话”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人工智能伦理、虚实共生场景等方向,在3小时内完成从创意构思到作品呈现的全流程设计。
(图为比赛现场图片)
4月23日晚,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艺术设计学院两个年级、五个专业共617人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学院组织7名专业教师进驻赛场开展流动指导。针对学生提出的“科技元素与人性化表达失衡”问题,视觉传达专业教师李鑫现场指导学生采用“符号隐喻法”,通过数据流变图形与人体轮廓的融合设计,实现理性与感性的视觉平衡。
(图为比赛现场图片)
(图为指导老师开展流动指导)
比赛重点考察学生设计思维创新性、视觉表现力与技法功底。不仅锻炼学生对手绘技法、色彩构成的掌控,更强调学生对社会议题的洞察力。
经专业教师层层评审,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16项。评审教师表示:“本次竞赛不仅是技能比拼,更是创新意识与人文意识的碰撞,获奖作品普遍呈现出当代大学生人文关怀的渗透力及对科技创新的发展性思考。体现了‘设计向善’的价值导向。”
(图为评审老师评选现场)
本次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通过“硬核赛制+柔性指导”的模式,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实践创新力。以培提能、以赛促学、以行践知,学院未来将持续推进“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品牌化建设,搭建产教融合的实战平台,为培育新时代创新型设计人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