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本网讯 为有效提升辅导员队伍在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方面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5月21日上午,在A3W301成功举办了第38期辅导员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技巧”,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芮婷婷担任主讲,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芮婷婷主讲)
芮婷婷系统地梳理了心理危机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并明确了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要点。在风险识别与评估环节,她重点介绍了通过“知、情、意、行、生理及社会功能”六个方面来观察学生心理状态的方法,指导辅导员如何科学评估危机风险,并规范开展相关工作。
(活动现场)
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芮婷婷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级目标及应对策略,明确了从危机识别、干预实施到回访追踪的流程。她同时强调了科学评估、分类处理、循序渐进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边界,芮婷婷老师还细致区分了心理咨询与心理评估的核心差异,强化了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合理转介与专业协同的意识。
本次培训内容聚焦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进一步提升了我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应对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处置能力。学校将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体系的建设,夯实基层心理工作队伍力量,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