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亲爱的 老师们、同学们: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5G 、 VR/AR 、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新技术通过 网络 已快速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应用在变革和便捷我们的同时 也暗藏风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提升广大师生网络安全素养、信息鉴别和防护能力, 共同守护清朗安全的 校园 网络空间 , 请牢记并践行这十条简单有效的安全行动:
一、 密码就是金钥匙:复杂唯一勤更换!
怎么做?为每个重要账户(邮箱、学习平台、教务系统)设置长密码(字母 + 数字 + 符号混搭)。绝不所有账户用同一个密码! 不定期或 发现异常时主动更换密码。
二、不明链接和附件有风险:不点!不下载!先核实!
怎么做?对邮件、短信、社交媒体里索要信息、告知中奖、账户异常的链接和附件一律保持怀疑!特别是“老师通知”、“奖学金发放”、“快递问题”等。不点击!不下载!先通过官方渠道或直接联系对方核实真假。文件名奇怪的附件更要警惕!
三、软件系统常更新:补漏洞,穿铠甲!
怎么做?电脑、手机的操作系统、浏览器、杀毒软件、常用 APP 务必开启自动更新。只从手机官方应用商店或软件官网下载安装程序。远离不明来源的“破解版”、“免费版”软件,它们常带病毒!
四、公共设备如战场:退出!不留痕!
怎么做?在机房、 实训室使用 用公共电脑后,完全退出所有登录!绝不勾选“记住我”。离开前清除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缓存。 不在 公共电脑上登录网银或输入重要密码。
五、 Wi-Fi 连接要谨慎:认准官方最安全!
怎么做?优先连接 学院 官方的加密 Wi-Fi 。慎连校外免费 Wi-Fi (咖啡店、商场)。如果必须用,不做网银、支付或登录敏感账户的操作。
六、个人信息是宝藏:不乱晒!不轻信!
怎么做?管住手!不在朋友圈、微博等晒学号、身份证、家庭住址、详细行程、证件照片。对网上“填问卷领奖”、“高薪兼职”索要信息坚决说不!警惕“老师 / 同学借钱”等诈骗。
七、手机电脑要看好:锁屏 + 备份防丢失!
怎么做?设备设置强锁屏密码 / 指纹 / 人脸识别。离开时随身带或锁好。笔记本电脑用安全锁。定期备份重要学习资料、论文、照片到移动硬盘或可靠云存储(并保护好云账户!)。
八、“免费午餐”信息不可信:不贪心!多核实!
怎么做?对“代考包过”、“内部名额”、“刷单返利”、“客服退款”、“领导借钱”等信息立刻拉响警报!不轻信!不转账!涉及钱和重要操作,必须通过官方电话或当面核实清楚。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九、敏感信息严守护:内外有别不泄露!
怎么做?涉及成绩、学籍、科研数据、内部通知等的电脑,
接入外网或公共 Wi-Fi 。办公场所外不谈论工作细节。废弃的 U 盘、电脑,彻底删除数据或物理销毁存储部件。重要文件先加密再存储或发送。
十、遇事不慌快报告:学院是后盾!
怎么做?发现电脑 / 手机异常(疯狂弹窗、变慢、文件被锁)、账号被盗、被骗钱、收到大量垃圾邮件 / 病毒链接:
立即断网(拔线 / 关 Wi-Fi )。
第一时间报告!找 辅导员、找所在二级学院、找党委宣传统战部、找 保卫处 、 找信息中心! 说清情况,保留证据。
网络安全,始于你我!养成好习惯,风险远离我!让我们共同守护清朗安全的 校园 网络空间 , 共筑“平安兰职”防火墙 !
2025 年 6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