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当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云端,网络早已成为校园里不可或缺的 “学习伙伴”,但这片虚拟空间里也潜藏着需要警惕的 “陷阱。”网络 “翻墙” 便是容易被忽视的违法行为,对于身处校园的我们而言 认清其危害性、守住法律底线是一堂必须学好的 “网络安全必修课”。
什么是“翻墙”?
“墙”指的是“国家公共网络监控系统”GFW(The Great Fire Wall of China),俗称中国国家防火墙,“翻墙”又称“破网”,是指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规避国家网络监管,突破IP封锁、内容过滤、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非法访问被国家禁止的境外网站行为。简言之,“翻墙”就是绕过国家网络监管,访问那些被屏蔽的网站。
我国明确禁止个人“翻墙”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翻墙”?
典型的“翻墙”行为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
有意:有意“翻墙”,即通过主动下载各类“网络加速器”“VPN”等工具、修改网络设置等行为实现登录境外网站的目的。
无意:无意“翻墙”,即在不了解软件实际运行原理情况下造成“翻墙”,例如下载使用“网游加速器”,或在网游平台中登录“美服”“韩服”等与境外玩家对战,还有下载安装涉黄、涉赌等不健康APP,软件后台都会进行“翻墙”。
国务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擅自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军队有关条令条例也对处理“翻墙”行为有明确规定。无论“翻墙”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实施了“翻墙”行为,都违反了国家和军队法规,将受到严肃处理。
“翻墙”的危害有哪些?
坠入“政治陷阱”:违规越界“翻墙”上网,热衷“政治野史”“惊天秘闻”,受反动思想渗透蛊惑,沦为错误观点的“二传手”。
误入“勾联陷阱”:各类新型网络“翻墙”工具不断升级翻新,加密程度高、隐秘性强,已经成为拉拢策反的重要手段。
陷入“违法陷阱”:网络“翻墙”被很多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引诱网民参与网络赌博、非法借贷、吸毒嫖娼,引发刑事案件和自杀问题。
“翻墙”上网怎么处理?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八条和第十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如果行为人使用“翻墙”软件获得某些不实言论、信息后,进行散布、造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还可能会触犯“寻衅滋事罪”或者“诽谤罪”等,或将受到刑事处罚。“翻墙”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可能带来信息安全风险,甚至影响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即便是出于学习或工作的需要,违规使用“翻墙”工具查阅资料,也是违法的!换句话说,只要你在国内使用“翻墙”软件,无论目的是学习英语、查阅资料,还是其他任何用途,绕过我国的法律监管访问境外服务器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翻墙”行为如何自查?
查APP列表看是否安装翻墙软件
看有没有在手机上安装用于“翻墙”的软件工具(例如ExpressVPN、VyprVPN、NordVPN、Shadowsocket等),或者有没有安装境外APP(例如Google、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
查APP列表看是否安装翻墙软件
看有没有在手机上安装用于“翻墙”的软件工具(例如ExpressVPN、VyprVPN、NordVPN、Shadowsocket等),或者有没有安装境外APP(例如Google、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
查手机设置看VPN设置中是否有账号信息
如果是手机设备,重点查看VPN设置里是否存有账号信息(利用PPTP、LT2P、IPSec、OpenVPN或SSTP等方式)。
查浏览器记录看有无浏览观看非法内容
查浏览器历史记录、播放器播放记录或者存储器存储记录,看有无下载、存储、浏览、观看淫秽色情内容的情况。尤其是重点核查有无误点、安装淫秽色情网站提供的下载或播放插件的情况。
查游戏加速器看是否在外服登录游戏
查手机上的手游类型,看有无登录国外游戏服务器的情况,重点核查是否安装用于外服加速的游戏加速器。
查邮箱内容看有无注册域外账号信息
一般翻墙都是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的,第三方软件使用时必须经过注册,注册就需要通过邮箱或者是手机,那么对应的通过邮箱和手机短信就可以看出是否有注册第三方VPN的现象。尤其是重点核查有无注册过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境外社交账户的情况。
抵制网络“翻墙”师生当何为?
网络 “翻墙” 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严重危害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师生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当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网络 “翻墙” 行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增强法治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师生要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翻墙” 不是个人自由,而是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充分认识其对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稳定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教师应发挥表率作用,带头遵守法律规定;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将法治精神内化为行为准则,从思想上杜绝 “翻墙” 念头。
二、坚守教育阵地,强化正向引导
学校和教师要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通过主题班会、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普及 “翻墙” 的法律后果和安全隐患,引导学生认清境外网络信息中的虚假内容和不良导向,提高辨别能力。同时,教育学生通过合法渠道获取信息,善用国内优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研究。
三、规范网络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师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自觉遵守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不安装、不使用非法 “翻墙” 工具,不传播相关方法或软件。发现他人有 “翻墙” 行为或传播非法工具时,要及时提醒、劝阻,必要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反映,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提升信息素养,合理利用资源
师生应注重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学会通过国家批准的正规平台、数据库等获取所需信息。国内已建成大量优质学术资源库、教育平台和信息渠道,完全能够满足学习、研究和生活需求,无需依赖境外非法途径。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违纪 处分规定》与网络“翻墙” 行为相关的 处理条文
1.第六条:对有违反法律法规、本规定以及学校纪律行为的学生,学校可给予批评教育,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如下纪律处分:(一)警告;(二)严重警告;(三)记过;(四)留校察看;(五)开除学籍。
2.第十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法令,受到公安、司法部门处罚者:(一)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或者警告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至记过处分;(二)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视情节,给予记过至开除学籍处分;(三)被刑事拘留以上形式制裁的,给予记过至开除学籍处分。
3.第十三条:利用通讯设备和其他器材从事侵害活动者,按下列情形处理:(一)未经允许,对公共计算机系统功能或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给予严重警告或者记过处分;(二)故意制造、输入、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网络系统安全的,视情节和后果,给予记过直至开除学籍处分;(三)利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器材进行非法活动,侵害他人权益,发表或者散布不良信息者,给予严重警告至留校察看处分;影响恶劣、危害严重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文字来源:央视新闻、广西国资、中国军网、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