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 2019 年)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开课平台:
申报课程学校:
专业类代码:
填表日期: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
○
一九年七月
填表说明
1. 开课平台是指提供面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学习服务的公开课程平台。
2. 申报课程名称、课程团队主要成员须与平台显示情况一致,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与申报课程学校一致。
3. 课程性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多选。
4. 申报课程在多个平台开课的,只能选择一个主要平台申报。多个平台的有关数据可按平台分别提供 “ 课程数据信息表 ” (附件 2 )。
5. 因课时较长而分段在线开课、并由不同负责人主持的申报课程,可多人联合申报同一门课程。
6. 专业类代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或《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 2015 年)》中的专业类代码(四位数字)。没有对应学科专业的课程,本科填写 “0000” ,专科高职填写 “1111” 。
7. 申报书与附件材料一并按每门课程单独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
|
前两年是否申报 |
○ 是 ○ 否 |
课程负责人 |
|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 ||
课程对象 |
□ 本科生课 □ 专科生课 □ 社会学习者 |
||
课程性质 |
□ 高校学分认定课 □ 社会学习者课程 |
||
课程类型 |
○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课 ○ 其他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创新创业教育课 □ 教师教育课 |
|||
课程讲授语言 |
○ 中文 ○ 中文 + 外文字幕(语种) ○ 外文(语种) |
||
开放程度 |
○ 完全开放:自由注册,免费学习 ○ 有限开放:仅对学校(机构)组织的学习者开放或付费学习 |
||
主要开课平台 |
| ||
平台首页网址 |
| ||
首期上线平台 及时间 |
| ||
课程开设期次 |
| ||
课程链接 |
|
若因同一门课程课时较长,分段在线开设,请填写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负责人单位 |
课时(周) |
课程链接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 |
| | | | |
二、课程团队情况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含负责人,限 5 人之内)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承担任务 |
平台用户名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课程团队其他成员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称 |
承担任务 |
平台用户名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 |
| | | | |
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不超过 500 字) |
(近 5 年来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方面的情况)
|
三、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不超过 800 字)
(课程主要内容及面向对象,本课程运用信息技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情况)
|
四、课程考核(试)情况(不超过 500 字)
[ 对学习者学习的考核(试)办法,成绩评定方式等。如果为学分认定课,须将附件 2 课程数据信息表相应的两期在线试题附后 ]
|
五、课程应用情况(不超过 800 字)
(在申报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面向其他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应用情况及效果,其中包括使用课程学校总数、选课总人数、使用课程学校名称等)
|
六、课程建设计划(不超过 500 字)
(今后五年继续面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学习服务计划,包括面向高校的教学应用计划和面向社会开设期次、持续更新和提供教学服务设想等)
|
七、课程负责人诚信承诺
本人已认真填写并检查以上材料,保证内容真实有效。
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八、附件材料清单
1. 政治审查意见(必须提供) (本校党委对本校课程团队成员情况进行审查,以及对课程政治导向把关审查情况,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团队涉及多校时需要各校分别出具。须由学校党委盖章。无统一格式要求。) 2. 学术性评价意见(必须提供) [ 学术评价意见由学校学术性组织(校教指委或学术委员会等),或相关部门组织的相应学科专业领域专家(不少于 3 名)组成的学术审查小组,经一定程序评价后出具。须由学术性组织盖章或学术审查小组全部专家签字。无统一格式要求。 ] 3. 课程数据信息表(必须提供) (按照申报文件附件 2 格式提供,须课程平台单位盖章) 4. 校外评价意见(可选提供) [ 此评价意见作为课程有关学术水平、课程质量、应用效果等某一方面的佐证性材料或补充材料,可由教育部教指委等专家组织,有关学术组织、课程联盟组织、课程应用高校(或高校相应院系)等出具,也可由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校外专家学者出具。须相关单位盖章或专家签字。评价意见以 1 份为宜,不得超过2份。无统一格式要求。 ]
|
九、申报学校承诺意见
本校已按照申报要求,对申报课程网上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了审查,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了核实。经评审评价,现择优申报。 本课程如果被认定为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学校承诺为课程团队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该课程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 5 年,监督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不断改进完善。
主管校领导签字: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
十、中央部门教育司(局)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教育部直属高校免填)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