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大师生:
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特组织开展“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
一、大赛主题:AI+信息素养
二、主办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三、参赛对象:省内各高等院校全日制在籍在校生
四、大赛赛道: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高职高专赛道
五、比赛范围:立足数字中国战略发展需求,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体系应包含三大核心模块: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数字素养(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数字化学习与研究)、AI素养(AI认知、技能、应用与伦理)。竞赛设计将围绕“三维一体”素养模型展开,重点考察学生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的数字化生存与发展能力。
六、报名时间:即日起—9月15日
七、报名平台:大赛平台https://cscgz.zhixinst.com(大赛平台既是报名平台、也是备赛平台、比赛平台),报名时,务必完整、正确填写相关信息,若有指导教师,请务必填写。暂时找不到指导教师可不写,待进入省赛环节再进行安排。
八、比赛流程
(一)学校选拔赛
比赛时间:9月17日-9月18日
比赛方式:参赛个人在比赛时间范围内,登录大赛平台,通过系统随机抽取题目并在线完成答题,比赛地点不限制。
比赛题型:单选题(30道)、多选题(15道)、判断题(10道),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备赛方式:大赛平台中命题范围、培训资源等。
(二)省赛组队和报名(9月24日前)
高职高专组委会根据各高职高专参与校赛的学生数量及成绩,核定并公布各高职高专晋级省赛的队伍名额。
(三)省赛
省赛时间:9月27日-11月17日,以团队形式(3人)参赛,分为淘汰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淘汰赛(9月27日)
比赛方式:淘汰赛为团队对抗形式,由各校在高职高专组委会统一部署下,在规定时间段内组织参赛。“团队对抗”环节题型为开放性主观题,参赛团队随机抽签答题并按要求上传作品。
晋级规则:按照淘汰赛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取前60%晋级决赛。
淘汰赛成绩=校赛选拔赛成绩(组队后团队平均成绩)×30%+“团队对抗”赛成绩×70%。
省赛决赛(10月15日-11月17日)
比赛方式:省赛决赛分为“极速对抗”和“巅峰对决”两个环节。“极速对抗”为团队赛,采用线上限时答题方式,按照淘汰赛成绩与“极速对抗”赛成绩的总和由高到低排序,取前15%晋级“巅峰对决”环节。“巅峰对决”为团队赛,采用线下主观题作品的展演与答辩方式。
总成绩计算:省赛决赛总成绩=淘汰赛成绩×30%+决赛成绩×70%。
奖项评定:根据决赛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评选出省赛一、二、三等奖。
(四)联赛
联赛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职高专赛道组委会商议后另行通知。
九、奖项设置
(一)校级层面
1.二课加分激励
凡是按要求报名并参加学校选拔赛的学生均可获得二课分加10分(以导出的有效成绩名单为准,仅报名未参加考试或参加考试得零分的不加分)。
此外,还将以学校选拔赛参赛学生总人数为基数,设置额外二课加分激励机制。其中额外加30分、20分、10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6%、10%(小数点四舍五入后取整数),需承诺参加后续的省赛、联赛。
2.颁发证书
设一、二、三等奖,将为排名前列的学生颁发获奖证书。
指导教师所组织学生团队在省赛中获得名次,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校级层面的具体奖励等级人数,将视最终参赛人数灵活调整。
(二)省赛
省赛设一、二、三等奖,以参赛队总数为基数,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省赛获奖结果由四川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一等奖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获颁奖证书。同时,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设立一定数量的优胜奖。
十、大赛校内联系人
图书档案信息中心,杨胜,联系电话:17725124360;QQ:1174917769。
竞赛平台常见问题、报名流程及活动文件请见附件: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系列文件
大赛其他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请各位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图书档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