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为积极响应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中国人民大学于9月15日至21日期间,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中关村与通州双校区同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部署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本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提前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协同配合,扎实推进活动实施。信息技术中心制定了以“六个一”为载体的活动方案,包括一本普法口袋书、一场实景体验、一轮知识问答、一套宣传材料、一波知识推送和一堂在线课程,并联合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部(处)、综合保障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推动宣传活动开展。
二、双校区联动,活动丰富多彩
9月16日和17日午间,中关村校区中区食堂和通州校区北区食堂门前人潮涌动,校园日线下活动火热开展。活动现场设置普法宣传区、实景体验区和知识问答区,吸引大量师生驻足参与。
在普法宣传区,工作人员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普法口袋书,以通俗语言解读法律条文,增强师生法治意识。
实景体验区通过模拟二维码诈骗、公共Wi-Fi窃密、恶意充电桩等常见网络攻击场景,让师生在互动中学习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获得一致好评。
知识问答区排起长队,师生通过答题检验安全知识学习成果,工作人员现场答疑,气氛热烈。
三、线上线下结合,宣传全覆盖
除线下活动外,学校还通过微信公众号“人大党思委”“人大数智”“平安人大”等平台连续推送多期网络安全主题内容,涵盖防挖矿、防木马、防钓鱼等实用知识。
校内海报、LED屏滚动播放宣传视频,信息技术中心在官网上线多个网络安全培训视频,供师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中心还组织业内专家开展《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及注意事项》线上讲座,从专业角度提升师生对网络安全现状与挑战的认识。
四、成效显著,师生反响热烈
本次活动共发放普法口袋书200余册、宣传材料1000多份,知识问答参与人数超600人,平均分达95分,其中396人获得满分。许多师生表示,通过活动不仅学到了网络安全知识,更增强了实际防范能力。
五、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人大在行动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虽已经结束,但网络安全教育永不落幕。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深化网络安全宣传工作,推动网络安全教育常态化、机制化,努力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为以高水平网络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