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打开微信扫一扫
10月31日, 安徽省人工智能助力职业院校“双高”建设研讨会 在芜湖海螺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主办,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省级“双高”建设院校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80余人参会。
会议以 “数智赋能,融合创新:人工智能助力职业院校‘双高’建设”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成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旨在汇聚专家智慧、分享实践经验、展示技术成果,推动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评价等环节的深度应用,为安徽省“双高”建设注入新动能,助力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会议由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雪 主持。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田昕 作开场致辞。她特别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传承技能、促进就业方面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并指出“双高”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从“提质”向“培优”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芜湖职业技术大学期待与各方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路径,深化校校、校企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为安徽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雪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田昕
安徽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饶庆眉 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落实国家战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她肯定了本省“双高计划”的建设成效,并指出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仍面临挑战,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呼吁各方凝聚合力,共同书写安徽职业教育数智赋能的新篇章。
安徽省教育厅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饶庆眉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长聘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所所长韩锡斌 作《面向教育强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智能化》专家报告。他指出,职业教育智能化的核心在于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知识传授”转向“人机协同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依托清华大学教育学院与科大讯飞战略合作,校企双方通过职业教育人智协同教学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可支持场景落地的教学模式,持续优化学习环境,取得了职教领域标志性案例成果。他呼吁校企政研多方协同,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生态体系,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胜任力,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全要素、全过程深度融合。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长聘教授、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所所长韩锡斌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分管负责同志朱志国 作《数智赋能双高建设实践与探索》主题报告。他指出,芜湖职业技术大学以“双高计划”为引领,构建了“数据驱动、智能赋能、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平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形成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分管负责同志朱志国
科大讯飞高教客群副总裁胡江院 作《高等职业教育大模型助力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主题报告。他指出,科大讯飞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深度聚焦职业院校“新双高”建设中专业群与产业链协同度不足、数字化转型路径模糊等关键瓶颈,以职业教育专业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提供覆盖“专业重构-课程重塑-资源重组-评价重建”的全链路数智化解决方案。期待与职业院校携手,共同推动职业教育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产业升级转变,为培育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科大讯飞高教客群副总裁胡江院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原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会长解平 作《人工智能赋能新双高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主题报告。他指出,未来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构建以产业链牵引专业链、以技术链赋能人才链的协同发展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大批具备数字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原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协会会长解平
会议中院校实践分享环节,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程方启、安徽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吴长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建设中心主任王俊松 ,分别介绍了各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方面的创新探索路径,为职业教育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示范样板。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程方启
安徽师范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吴长义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建设中心主任王俊松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专家报告与院校企业实践,系统展示了安徽省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成效,进一步推动了省内各校在AI赋能智慧校园建设方向的共识,为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