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打开微信扫一扫
校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积极响应《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师生运用AI技术辅助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智能体创新大赛。
一、大赛主题
AI赋能教学创新引领未来
二、参赛对象
1.郑州西亚斯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和在校生。
2.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
3.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团队应由1-4人组成,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团队。
三、组织机构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工学部、教务部、学务处
四、大赛内容
本次大赛聚焦课堂教学和产教融合主阵地,鼓励师生基于实际应用场景,深入挖掘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可落地的智能体应用。参赛者可自由选取智能体平台开发,所构建的智能体要包括智能体基础信息创建、角色与任务设计、知识库构建、API调用、意图流设计、大模型选择等核心要素。
大赛设置以下3个赛道:
(一)教学赛道
聚焦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参赛作品可围绕智能备课(自动生成教案、课件素材)、课堂互动(实时答题统计、学情反馈)、作业批改(客观题自动批改、主观题评分建议)、教学分析(学生课堂参与度报告、知识点掌握情况图谱)、教学资源推荐等环节,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变革;也可围绕知识点答疑(基于课程内容的精准解惑)、学习规划(根据学生进度定制学习计划)、技能训练(如语言跟读评测、编程代码纠错)、学习激励(任务打卡、进度可视化)等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场景,探索AI赋能个性化学习的路径,以优化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评审将聚焦于作品的创新性、实用价值和应用成效。
(二)产业赛道
聚焦人工智能破企业真问题。鼓励师生围绕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建造、国际合作等学校优势特色领域,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项目研究、解决企业级经营管理真实问题。各参赛队通过业务场景分析、智能体设计、智能体构建及应用调试等过程,开发完成辅助经营、管理或决策的智能体。评审将聚焦于作品的创新性、实用价值和产业评价。
(三)双创赛道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面向个人服务的商业化应用。鼓励师生以围绕 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为重要落脚点,开发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的智能体创新作品,着重考察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能力与市场落地潜力。参赛项目须具备清晰的产品定位、市场分析和商业模式,并提交商业计划书与产品原型。评审将聚焦于作品的市场价值、商业可行性、创新壁垒及团队执行力。
五、大赛安排
(一) 注册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日
2.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注册报名。或者登录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sias.edu.cn/znt/index.htm注册报名。
账号登录说明:学号(工号)@sias.edu.cn,登录密码与i西亚斯APP的登录密码保持一致。
报名成功后,由组委会工作人员邀请参赛团队进入大赛技术交流Teams群。所有赛事安排、作品提交渠道、重要通知、线上培训、配套资源和技术支持等都将在大赛网站和群内第一时间发布。
(二) 作品提交
1.提交时间:11月3日到12月3日。
2.提交内容:
(1)智能体展示链接地址。
(2)设计文档(不少于1000字,Word或PDF格式,智能体产品介绍、市场定位、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搭建实现、应用效果)
(3)展示视频(不超过5分钟,展示智能体功能与应用场景)
3.作品要求:
(1)每个参赛团队仅允许提交1个作品。
(2)所有材料均须为参赛者原创,严禁抄袭、剽窃、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
(3)功能完整,合理设计智能体的人设及回复逻辑(提示词),配置适当的插件、工具、知识库和记忆参数。
(4)作品可在大赛网站公开展示。
参赛队伍如存在违反本大赛参赛作品相关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资格。
(三) 初赛
1.时间:2025年12月5日。
2.形式:线上评审。
3.说明:专家评审团对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线上评审,评选出入围复赛的作品。
(四) 决赛
1.时间:2025年12月17日。
2.形式:现场评审,入围作品需进行现场展示与答辩(每项作品PPT展示5分钟,答辩5分钟)。
3.说明:专家评审将从以下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创新性(30%)、技术实现(25%)、实用价值与可推广性(25%)、团队协作性(10%)、用户体验(10%)。
六、奖项设置
大赛3个赛道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个赛道奖励如下:
一等奖:3000元+获奖证书,1名
二等奖:1000元+获奖证书,3名
三等奖:500元+获奖证书,5名
郑州西亚斯学院
202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