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
打开微信扫一扫
信息化处
——
SERVICE
DIRECTORY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传信息化
服务指南
01 统一身份认证账号查询与激活
<
02 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密码修改与重置
<
03 学校企业微信账号绑定(非必需)
<
04 人脸照片上传(自愿)
<
05 访问校园网
<
06 校园卡
<
07 融合服务门户
<
08 校园邮箱
<
09 问道中传
<
10 AI能力中心
<
11 智能体开发平台
<
12 中传智算云
<
13 中传云盘
<
14 正版化软件服务
<
15 联系我们
<
16 信息化实践与服务社
<
统一身份认证账号查询与激活
统一身份认证的用户名和密码十分重要,请大家注意保存。
1. “中传APP”下载安装
安卓(Android)、鸿蒙(HarmonyOS)等系统手机在应用商店搜索“中国传媒大学”,苹果(iOS)系统手机在APP Store搜索“中国传媒大学客户端”,或扫描二维码(如图1所示)下载安装。
图1 中传APP下载二维码
2. 学号查询
打开中传APP,在免注册登录状态下,进入“i”模块,点击“学号查询”来查询学号(如图2所示)。
图2 学号查询
3. 账号激活
(1) 途径一 : 网址:https://sso.cuc.edu.cn/ ;
途径二: 在中传APP“我的”页面点击“登录”按钮;
(2)点击“账号激活”,按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后,完成手机号绑定、密码设置等激活操作;
(3)激活成功后,使用所设置的账号密码登录,验证账号激活状态。
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密码修改与重置
1.打开“统一身份认证”登录界面(参考上述“账号激活”步骤);
2.若密码丢失,点击“忘记密码”,并按提示进行手机号验证之后重置密码;
3.若手机号无法收到验证码或者更换手机号,可以点击“忘记密码”-“账号申诉”根据要求提交相关信息,绑定新的手机号。
学校企业微信账号绑定(非必需)
图3 中国传媒大学企业微信二维码
1.使用微信扫描“中国传媒大学企业微信二维码”(如图3所示),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密码登录(该微信绑定的手机号和统一身份认证的手机号需保持一致,勿用他人微信号绑定);
2.按提示确认和补充个人信息;
3.按上述步骤操作后,系统会弹出二维码,使用微信扫描该二维码完成企业微信账号绑定;
4.如果到校后需更换手机号或者微信,建议到校后再绑定。
人脸照片上传(自愿)
统一身份认证账号激活后,使用该账号登录中传APP,进入“i”版块,点击“照片采集入口”录入人脸照片;
说明:
(1)上传照片要求:大于100KB,背景纯色,正面免冠,无遮挡,无反光,人脸占比至少2/3以上,JPG格式,严禁美颜和使用滤镜。
(2)上传照片后,系统会自动审核,如果自动审核不通过,则进入人工审核,请耐心等待1-2个工作日。
注: 学生进出闸机支持人脸识别、校园卡、身份证和校园码等多种方式。
访问校园网
1.在PC或者手机的WiFi设置页面,选中“Wireless CUC”,点击连接,浏览器会自动跳出登录页面(如图4所示);
2. 输入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密码登录即可。
图4 网络准入认证页面
说明:
(1)因终端差异,认证页面可能会出现不自动跳出,可以通过浏览器主动访问认证页面(网址:https://net.cuc.edu.cn/);
(2)建议在无线网设置中,关闭“私有地址/随机硬件地址”选项,以正常使用校园网无感知认证功能,避免多次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3)校园网每月赠送30G流量,请节约使用;
(4)目前,校园无线网已覆盖除学生宿舍外的大部分区域,包括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学生宿舍校园网35号楼和47号楼已覆盖,其他宿舍楼正在规划建设中,新生入校后可自主选购运营商网络服务。
校园卡
校 园卡集实体卡、校园码和NFC电子校园卡于一体,可以用于学校大门通行、食堂消费、图书馆借阅和校医院就医等。
注 : 我校学生需通过校园卡渠道进行就餐支付方能享受基本伙补助,不建议使用微信直接支付。
1. 实体校园卡
新生入学后在学院统一领取实体校园卡。
校园卡系统共有以下三个入口:
(1)中传APP入口
中传APP→“i”模块→“校园卡”界面
(2)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门户”公众号→“服务入口”菜单→“校园卡”界面
(3)企业微信入口
中国传媒大学企业微信号→“校园卡”模块
在“校园卡”界面点击“校园卡充值”即可进入充值系统;充值实时到账。该界面还有挂失、解挂、修改消费密码、修改消费限额等功能。
2. 校园码
自中国传媒大学APP账号激活后即拥有。长按APP图标三秒可快速唤起,也可在中传APP→“i”模块→“校园码”界面找到,如图5所示。校园码可以在校园内任意POS机使用,所扣金额为校园卡账户余额,请留意校园卡余额是否充足。
图5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码
3. NFC电子校园卡
NFC电子校园卡可用于校园出入、食堂消费和校外公交地铁乘坐。食堂消费扣除的是校园卡余额,公交地铁扣除的是公交卡余额。
电子校园卡可享受北京公交2.5折的优惠,支持在全国300+座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使用。
图6 专属电子学生卡
1.申领说明: 华为、荣耀、小米、OPPO、苹果等品牌手机(具备NFC功能机型)用户,扫码下载“北京一卡通”APP。
图7 北京一卡通APP安装二维码
(1)打开“北京一卡通”,点击首页“高校服务”,按提示操作即可在线申领电子学生卡。
(2)开通成功后,在北京一卡通APP首页点击“高校服务”或“手机一卡通”,可以查看卡片详情。
(3)可将卡片添加到手机“钱包”APP中设置为默认卡(苹果设置为快捷交通卡),方便直接调用。
2.备选方案:
如遇手机型号不支持 NFC功能 的情况,可根据自身需求免费申办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学生交通联名卡(实体卡)。
图8 交通联名卡申领入口
(1)使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申请银行联名学生交通卡页面,按提示填写信息即可完成申领。
(2)开学前申办成功的,银行将统一制卡入校发卡并现场指导激活。具体领卡时间与地点请关注学校后续通知。
(3)错过统一申领的,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前往招商银行自贸试验区商务中心区支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C座招商银行)领卡,网点咨询电话010-59070215,办公时间9:00-17:30。
其它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电子学生卡/实体卡可实现全流程线上智能管理。同学们通过北京一卡通APP即可在线自助开卡、自助充值、自助延期。
更多详情可扫码参考:
图9 申领操作详细说明
融合服务门户
融合服务门户是校内师生线上一站式服务门户,校内各业务系统入口均能在这里找到,另外集成了统一消息中心、待办任务等服务。
途径一: 浏览器直接访问;
(地址:https://i.cuc.edu.cn/)
图10 融合服务门户页面
途径二: 手机端登录“中传APP”,进入“i”模块,找到“融合门户”点击进入即可访问。
校园邮箱
学校为在校教职工和在籍学生提供免费个人邮箱服务。
(网址:https://mail.cuc.edu.cn/)
1.申请方式:
(1)点击右上角“新用户开通”,输入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和密码,进入“邮箱自助开户”页面(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进入);
(2)点击“发起申请”,进入“申请邮箱”页面,申请类型选择“个人邮箱”,填写邮箱别名、手机号、密码、申请事由后提交。
图11 中传邮箱主页
说明:
(1)个人邮箱无需审批,点击“详情”即可查看邮箱开通结果。
(2)忘记邮箱密码可以点击“忘记密码”,通过手机号获取验证码方式来重置邮箱密码。
(3)每个账号只能申请一次个人邮箱,学号为主账号,不可修改。
问道中传
“问道中传”智能助手涵盖基础校情、教育教学、行政办公、校园生活等核心领域,提供精准信息问答、智能服务唤醒及高效数据查询。
途径一: 登录https://aihub.cuc.edu.cn/ 进行访问。
途径二: 登录https://i.cuc.edu.cn/ →融合服务门户→“问道中传”板块。
途径三: 中传APP首页机器人动图,快速进入问道中传和Deepseek校园版;中传APP → “i”模块 →更多→推荐服务→“问道中传”。
AI能力中心
AI能力中心作为全校级AI工具的集散地,汇聚了智能文档中心、问道中传、Deepseek-R1以及各部门业务问答助手等;师生可以通过创新工厂新建、发布智能助手。
途径一: 登录https://aihub.cuc.edu.cn/ 进行访问。
途径二: 融合服务门户→“AI能力中心”板块。
智能体开发平台
智能体开发平台为师生提供快速创建智能体的实践场景,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插件。
途径一: 登录https://agent.cuc.edu.cn/ 进行访问。
途径二: 融合服务门户→“智能体开发”板块。
中传智算云
中传智能媒体计算与创作云平台——“中传云”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校级算力资源服务: AIGC 云工作站与高性能计算平台,支持统一身份认证登录使用。该平台着力打造智能媒体内容创作与计算的云端基础设施。
途径一: 登录https://aicloud.cuc.edu.cn/ 进行访问。
途径二: 融合服务门户→“中传智算云”板块。
中传云盘
“中传云盘”使用校园统一身份认证,无须注册,方便快捷,主要功能有:存储备份、协同工作、内容分享、同步编辑、在线浏览、在线编辑、内容搜索、校内高速访问、校外便捷访问等。
途径一:浏览器直接访问,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
(网址:https://kod.cuc.edu.cn/ )
图12 中传云盘首页
途径二:登录“中传APP”,进入“i”模块,找到“网络服务”中的“云盘”,即可登录并使用。
正版化软件服务
学校为本校师生提供正版软件服务,师生通过学校统一认证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网址:https://software.cuc.edu.cn/ )
正版化软件服务平台 提供WPS365、Adobe全家桶、office等正版软件的下载、激活和教程。
WPS 365 教育版 包含 WPS Office 软件套装、云文档产品及超大云空间、WPS视频会议、协作等基础办公产品。
图13 WPS功能
扫描图14二维码,可获取WPS365使用手册。有任何疑问,欢迎扫码(如图15所示)加入中传WPS365服务群咨询。如果希望提升技能,欢迎关注中国传媒大学信息门户公众号获取培训和讲座通知。
图14 WPS使用手册
图15 WPS365服务群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10-65783878
邮箱:its@cuc.edu.cn
服务中心:艺术与传播大楼1层
办公室:25号楼3层
图16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门户公众号
图17 信息化线上客服
信息化实践与服务社
信息化实践与服务社成立于2024年,是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指导的校级社团。社团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字素养,增进协作意识,提升学习力、行动力和创造力为目的,秉持带动学校数字化素养提升,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水平的宗旨, 关注广大师生的信息实践能力,为对信息技术知识感兴趣的老师同学提供友好交流互助平台。
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
欢迎联系信息化处
来源 | 信息化处
排版 | 孙琰嘉
编辑 | 唐佳容
审核 | 张弛 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