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2022年信息中心以学校“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2022年度重点工作为指引,克服部门人员不足、疫情影响、项目施工约束条件复杂等困难因素,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适时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支部党建工作
1.抓好政治理论学习
支部全年开展了九次主题党日学习和八次政治学习活动。通过观看网络直播、在线研讨、交流发言等形式,重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各项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2.抓好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召开支部会议和部门处务会,共同研究问题解决方案。坚决贯彻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要求,组织开展两次廉政专题教育。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程序办按规定办,规范信息化建设项目从立项、招标、实施、验收等全流程操作,严把廉政风险关,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发生。
3.做好党建常规
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手册》为指南,严格落实基层党建“三化”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全年组织实施“三会一课”十次,其中线上三次线下七次,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六次,支部书记上党课四次,作风建设、党纪宣传教育和专题警示教育各两次。
4.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责任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防范网络舆情的技术保障,全年开展两次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和四次意识形态风险点综合梳理和研判,确保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重大事故。同时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了学生网贷等上网行为预警分析,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二) 年度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1.牵头实施德贷2包工程
于年初完成国际招标,10月进行到货验收,圆满完成本年度90%的支付进度。
2 . 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
完善大数据分析模型,积极推进数据治理,其中学生成长数据档案项目已完成招标,教师数据报告系统也完成了需求调研和项目设计。
3.加大系统集成和应用推广
完成人脸录入、出入校申请、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应用的集成,编制完成学校信息化系统操作说明,并通过企业微信通知、微视频等手段,加大学校信息系统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三) 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
1. 完成 “我为群众办实事”应用开发
根据学校党建工作要求,开发并在企业微信中上线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移动应用,能够及时收集师生们的需求和提出的问题,师生们也可以查询问题的处理进度。
2. 完成 门禁人脸识别系统升级和出入校申请应用开发
协助学生处和保卫处,完成门禁人脸识别系统升级和学生请假系统建设,实现通过企业微信上传人脸照片,以及学生申请、辅导员审批、门禁联动和出入校的详细统计等功能,为学生精准化管理奠定基础。
(四) 防疫抗疫工作
1.日常技术保障
建立教职工和租住户、物业、安保、后勤临聘人员等全员每日健康打卡及出行异动报送系统,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和防控办要求,及时调整采集信息项目。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防疫信息统计和未打卡名单的分级推送,同时建立了师生健康上报图形化展示。安排专人每日定时汇总教职工健康上报情况,筛查每日教职工健康上报信息中重要或异常信息。
积极为每次全员核酸检测搭建网络、安装和部署系统,保障全员核酸的顺利进行。同时,分级分类汇总统计核酸检测人数,与校内的教职工、学生、基建后勤处外包人员、学府大道校区住户和安保人员、校内商铺人员、信息中心外包人员进行比对,将未在校内进行核酸的人员数据分别发给相应归口管理人员。
2.“1 117 ”疫情期间
“1117”学校疫情爆发期间,信息中心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有6人(部门人员4人,外包人员2人)分组驻守两个校区,全员参与了多个专项组(流调组、转运组、数据摸排组、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具体工作。
其中,副主任姚富光和科长蒲昌玖参与数据摸排和流调工作。会同唐黎、陈佳欣等同志,每日统计和更新两校区校内人员基础信息库,对比核酸检测人员信息,保证半小时内将未采样名单反馈给各口径管理人员进行追踪。学生返乡期间,建立每日学生自愿返乡信息统计表,创立学生乘车二维码,精准摸排学生返乡要求和实际乘车人数,为车辆安排、送站服务等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为流调组提供异常人员的校内轨迹信息,协助筛查密接人员,同时根据核酸呈现阳性学生的轨迹,深入可能涉疫的超市、快递店、喜买家和食堂档口等拷贝录像资料,提供给流调组用于分析研判。
副主任王可任流调转运组副组长,负责南山校区阳性病例和密接人员接驳转运。24小时待命,共转运阳性病例和密接人员300多人次,全程实行闭环管理,接驳转运过程中无一例突发状况发生。
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疫情爆发初期,积极参与给学生送餐;张宗银和外包人员深入学生寝室,完成学生日常核酸检测中的登记工作。
同时,主动联系移动、电话、联动三家运营商为师生提供免费流量和优惠语音包,满足了师生线上上课的流量需求和语音分钟数的需求,涉惠师生8800余人。
(五)网络保障和信息化服务
1. 校园网保障和技术服务
积极做好校园网运维服务,全年累积处理师生故障报修1593次。做好党的二十大、招生、录取、报名等关键时期的值班值守和网络保障工作,确保全年未发生重大网络事故。统筹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完成门户网站系统等4个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2.业务 培训和指导
做好学校专兼职信息化队伍建设和培训。2022年春季学期召开兼职信息化工作人员培训会1次,参训人员30人次。并为78名新教师进行了信息系统使用操作培训。
二、202 3 年工作思路
2023年信息中心将继续围绕“十四五”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重点打造基于移动应用和个人数据服务的信息平台。
(一)困难 和不足
1.2022年度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受学校基建、重大项目工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项目没有实质性开展。2023年及“十四五”期间,学校多个重点信息化项目分属德贷、亚贷分包,且实施地点多为新建大楼、新校区,受基建和外资贷款项目总体进程的制约,因此需要学校统筹推进,压实责任,科学合理安排建设工期。
2.信息化专业人员不足。信息中心目前只有7名专职人员(其中副主任王可还担任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研究院副院长),是重庆本科高校中专职人员最少的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的兼职信息员更变频繁,不利于畅通信息和项目建设的延续。面对越来越繁重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以及新校区建设的迫近,目前的工作队伍难以为继。
(二)工作思路
1. 加强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
完善信息化项目预申报制和预算刚性管理,将信息化统筹经费分为基础运行费和信息化建设经费,在保障基本运行的前提下,对预申报的信息化项目按照重要性优先级排序,合理利用德贷、亚贷、银行贴息贷款等政策,依照学校整体预算安排具体项目实施,做到经费保障、责任明确。
2.保障重点项目的执行效率
将徳贷2包、综合实验大楼网络建设、学生成长发展数据档案、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等涉及大额资金、服务面广、周期较长的建设项目,列为重点工程,分别制定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协助,确保系统集成与数据融合。
3.加强信息化工作 队伍建设
通过外引内培,灵活设置岗位类型,事业编制、补充编制、临聘人员合理搭配,逐步配齐岗位职数。按照“一专多能”的目标加强现有员工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培养员工的技术专长,使后续进行细化分工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