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各部门、单位:
近期,网络安全事件频发。西北某高校电子邮件系统遭受网络攻击,对该校正常教学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此次网络攻击事件中,有来自境外的黑客组织和不法分子向该校师生发送包含木马程序的钓鱼邮件,企图窃取相关师生邮件数据和公民个人信息,给学校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重大风险隐患。另据互联网消息,大学生必备学习软件某学习通的数据库信息被黑客在非法渠道销售,销售内容包括用户的姓名、手机号、性别、学校、学号、邮箱等各种信息,总量多达 1 亿 7273 万条。“某学习通软件泄漏 1.7 亿条信息”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为防止我校发生类似网络安全事件,现提醒广大师生,要提高警惕,增强网络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防范网络钓鱼等诈骗行为。
一、电子邮件诈骗
邮件诈骗是指在电子邮件中,以谋求个人利益为目的,通过不良操作手段,骗取用户个人信息、钱财的行为。
其手段包含:冒充熟人发送电子邮件,邀请点击不明来历的链接;冒充领导要求转账借款等、冒充招生单位要求转账支付学费等、冒充系统管理员要求提供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冒充政府企业部门要求转账支付欠款等。
防范对策:
1 .认清邮件发送方的域名(非正规域名或电子邮件,均为非法的链接,不能点击)。
即使发信人的名称显示为您熟悉的人员,但是电子邮件地址非正规系统的,均为篡改、伪造和诈骗链接,请勿打开。
2 .警惕索要个人敏感信息。
所有正规官方的邮件系统不会以任何名义索要用户的邮箱名和密码或个人银行账户等信息。
3 .警惕要求转账汇款。
收到要求转账汇款邮件,要再三、多方核实对方的信息和账户,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4 .保持良好的上网习惯。
不随意点击邮件内的链接,不随意下载和安装附件。
5 .收到此类邮件如何处理。
可立即删除或联系网信办处理,联系电话: 2808970 。
二、防范病毒攻击
凡是个人电脑,均须安装杀毒软件,防范木马病毒、挖矿木马程序、勒索病毒等。不安装任何杀毒软件的机器,存在极大风险。
1 .安装杀毒软件和安全防护软件,对个人计算机进行全面杀毒,日常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开启操作系统防火墙。
2 .谨慎使用移动介质,使用移动介质前要进行病毒扫描;自己的移动介质要保管好,不能随意借给他人。
3 .采用强口令,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邮件、各类业务系统等。强口令规则:采用数字、字母大小写和特殊符号组成。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 年 6 月 23 日